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天宜喝这8种茶,消暑提神,清凉度夏 [复制链接]

1#

夏天的快乐,不止有冰镇饮料、冰棍儿、冰西瓜,还有茶!

实际上,茶和夏天更配哦~夏天气候闷热,出汗甚多,需要大量补水。此时饮一杯清鲜爽口的茶,不仅对身体更有益还有很棒的祛暑功效。

1.绿茶

夏天适合喝绿茶或清香型茶叶、轻发酵茶叶。

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没有发酵的茶性寒,清鲜爽口,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和消食利导等作用。绿茶富含茶多酚、儿茶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缓衰老、消*杀菌等功效,夏季喝绿茶,会让人感觉更舒畅。

绿茶中,龙井茶香气有豆香,碧螺春香气清幽带果香,*山毛峰香气鲜爽带花香,湄潭翠芽有着净澈的板栗余香……

夏天绿茶和柠檬可以搭配喝,在温热的绿茶中加入一两片新鲜柠檬酸甜可口,同时柠檬中的维生素C也能促进茶多酚的吸收。还可以和三七花、玫瑰花、菊花等搭配喝。

柠檬绿茶做法:1)将茶叶用开水沏好,泡绿茶的开水不要过烫,80℃为宜;2)将柠檬洗净后切成薄片,把柠檬片带皮放入茶中,此时的水温不宜过高,不然会有苦感,且维c会被破坏,以60℃为宜。不喜欢吃柠檬的还可以用金桔代替。

2.白茶

白茶属于轻发酵茶,也很适宜在夏天喝,白茶富含氨基酸,降火清热、消炎避暑、养心提神,可以预防中暑。

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福鼎白茶、*和白茶、建阳白茶等,其中以安吉白茶最为名贵。

在白茶叶中投放几粒枸杞共同冲泡,口感清爽。白茶还可以和陈皮、蜂蜜、柠檬一起搭配哦~

3.菊花茶

很多人喜欢喝花草茶,夏天菊花茶,是我们常用的清火去热的茶饮。菊花有“延寿客”之称,菊花的花瓣中有多达17种的氨基酸,同时富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菊花味甘、苦,可平肝明目、散风清热,能清肺热、胃火。

菊花种类有几种,*菊味道稍苦,清热能力很强;白菊也叫甘菊,味道会比较甘甜些,则有平肝潜阳的功效;胎菊能护眼明目。因菊花性凉,气虚胃寒者慎用。

菊花和桑叶、桑葚、枸杞、山楂等搭配,效果各不相同,菊花和枸杞养肝明目;菊花,金银花,茉莉花一起泡着喝,可清热解*。

4.荷叶茶

夏天喝些荷叶茶能清热减脂。

《本草纲目》记载:“荷叶升发阳气,去脂瘦身。”荷叶中的生物碱,生理活性显著,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有辅助降脂作用;还能帮助阻止脂肪吸收。

荷叶和山楂搭配,消暑止渴、降脂减肥。取鲜荷叶20克,山楂10克,开水浸泡,加冰糖少许,凉后饮用。荷叶和竹叶、薄荷叶每种3-5克,用开水沏开,代茶饮,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荷叶茉莉茶能消除暑气,改善夏季头昏胸闷的症状出现。荷叶普洱茶能够从减少油脂摄入,冲泡方法十分简单,将普洱茶和干荷叶一起倒上开水冲泡,焖上几分钟即可~

5.陈皮茯苓茶

“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味苦,性温,夏天喝陈皮,开胃又理气。《神农本草经》把陈皮列为上品之药,具有理气和胃、醒脾祛湿的功效,很适合脾胃差的人群。

茯苓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其味甘、淡而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

夏季喝点陈皮茯苓茶,有助于健脾利湿,化痰减肥。陈皮茯苓茶:茯苓5克,陈皮2克。茯苓、陈皮洗净,放入热水杯中,待5分钟即可饮用。

此外,陈皮还可以和山楂搭配,消食理气,陈皮理气,山楂消食,二者搭配对于有胃胀气、积食不化的人有好处。陈皮和胎菊搭配,增强免疫,能起到清肝明目的效果。陈皮和玫瑰花,健脾补气。

6.姜枣茶

“冬吃萝卜,夏吃姜”,姜辣素能刺激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增进食欲。另一方面,姜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帮助提神。

立夏姜枣茶,入伏三豆汤!说的就是从立夏后到三伏天到来之前,都可以喝姜枣茶。生姜,大枣都是健脾补胃的好食材,所以,多喝姜枣茶,脾胃也会更舒服。

姜枣茶做法简单,取生姜连皮3片,红枣7~8枚去核,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开盖放入红糖,再煮5分钟即可。姜枣茶中还可以加枸杞。

7.薏米枸杞茶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等功效,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做法:1)直接将薏米仁倒入不放油的平底锅,开小火慢慢翻炒,直至炒出薏米香味;2)抓一小把枸杞放入,还可以加红枣、冰糖,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8.冬瓜茶

夏天冬瓜是餐桌上的常客,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营养丰富,有着利水、消暑等多种功效。夏天喝冬瓜茶,既清凉解暑热,又不凉了脾胃。

冬瓜茶做法:1)冬瓜洗净,切丁,皮和籽都不要丢,加入红糖拌匀(冬瓜、红糖3:1的比例),在锅中静置15分钟左右,腌制出糖水;2)加入冰糖,用大火煮,煮开后转小火,保持微沸的状态,直至糖浆变稠,冬瓜粒变咖啡色透明状;3)将煮好的液体过滤出冬瓜汁,放入干净的玻璃瓶密封,进冰箱冷藏几小时。喝的时候加入适量水冲饮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