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国中正史与演义不同的那些事儿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愈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421/4612126.html

蜀汉后主刘禅,后世人多称其为昏庸,有着扶不起的阿斗之称,还有乐不思蜀的典故。小编以为,他之所以有演义上的那些话那些事儿,可能也有当时三国时代的时势,以及演义扭曲了事实有关。本着此想法,小编翻阅起了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刘禅

他做皇帝长达41年之久,其中诸葛亮逝世后是做了29年,由此可见,他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无脑,可惜的是,蜀汉没有专门官员来记录本国完整的历史,所以很多东西没有被记载上。故而小编也只能靠一些微薄的记录,来尽全力给各位看官抽丝剥茧,还原真实历史。

刘禅刚刚继位,年号为建兴,头一年做的便是和东吴加强友好,第二年则是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之后便是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及数次北伐。其中,诸葛亮死前的这十二年,纵然多次*队出动也没随便发过大赦令,其实也是很高明的行为。

诸葛亮逝世之后,他按照昔日出师表诸葛亮的话,让蒋琬做了尚书令总管国家事务,但后面这个职位变成了费祎,而蒋琬为大司马,丞相位则是被取消了。

诸葛亮北伐(剧照)

三年后皇后去世,另娶皇后,大赦,另改年号为延熙,立太子。而后又没有什么对他的记载了,反倒写了几笔姜维九伐中原的事。其中这延熙年间这二十年,便大赦了九次之多。后来史官报告说景星出现,于是大赦并改年号为景耀。但其实在之前的三十余年中,不说刚上位时,除了朝廷大赦和更改年号,三国志中就没有过多其他对刘禅的记载了。

改年号之后,也是宦官*皓专权的开始,没过几年蜀汉便被曹魏所灭。不过中间他给五虎上将追加的谥号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当时的人评价是时论以为荣。

关羽为壮缪侯,壮则是说关羽武德刚毅,胜敌克乱,缪其实是恶谥,但当时既然是引以为荣,那肯定就是古今异义或者是通假字,这里小编认为应该是缪通穆的可能性大。后面张飞是桓侯,桓的意思是辟土服远,辟土兼国。也就是开拓疆土的人,而张飞武力值很高,而且也为蜀汉开疆拓土功劳颇高,这个谥号很合理。

五虎上将

赵云谥号顺平侯,慈和遍服曰顺,治而无眚曰平。因为他虽然名声不小,但实际功劳和地位却不高,由此可见刘禅很聪明。*忠为刚侯,意为刚毅果敢,老将*忠老当益壮,定*山一役的战绩,称得上刚侯。

最后,马超谥号是威侯,意为猛以刚果,强毅信正。马超无论是进入刘备阵营前还是后,他的战绩他的武力值都是有目共睹的,曹操割须弃袍就是因为他。因此,这个威侯,也是分毫不差。

而且,投降后刘禅真的不想复辟不想回蜀汉吗?我认为肯定是想的,但是,司马昭问他他要敢这样回答,他又怎可能如历史上一样得以善终,他手下大臣又能有多少像历史中一样得以善终。当时的局面,和四面楚歌何异,比鸿门宴还要艰险几分。既已知道已然无望,那装傻充愣以保全,显然是最为明智之事。

刘禅投降(剧照)

诸葛亮曾评价他为“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可见,连诸葛亮这等大才都这样评价,他肯定不会是个庸辈。而且,诸葛亮大权在握,他身边又有许多都是他父亲在时的老臣。他如若不装傻,又能如何呢?小编又从别的史书了解到,诸葛亮死后,他不仅是像三国志说的那样后来让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升蒋琬为大司马,还取消了丞相制自揽大权。

诸葛亮北伐,刘禅一直是反对的,因为蜀汉当时经不起折腾,但诸葛亮直到去世都要北伐,后来刘禅在他死后就没再北伐,而是注重经济发展。姜维的九伐中原,其实也是自己搞了一个非主力*队,这里三国志有明确记载。

乐不思蜀

至于不战而降,那也是有为百姓考虑,战争造成的死亡很多,而且以当时蜀汉的实力和曹魏对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话又说回来了,自古亡国之君,能善终的几人,能善终而且还被封为公的,又有几人哉?

晋朝的李密曾把刘禅比作春秋五霸首位的齐桓公,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是以,小编认为,刘禅不完全是愚人或庸主。说到底,蜀汉颓势早已显现,凭他一己之力难以回天。更何况,从人才储备来说,中原到底是优于蜀汉数倍的,他能坐四十余年皇位已然不易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