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国吃货和尚,一顿吃20个大饼,35岁却 [复制链接]

1#
消除皮肤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682841.html

苏曼殊,是民国时期的作家、诗人,他出生于广东。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子,能说会道,还特别厉害会多门外语。但他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一生都想着出家为僧,但是几次三番的出家经历却都以失败告终,那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苏曼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喜好,那就是他是个“吃货”,他特别喜欢吃美食,就凭这点,他也就只能成为“济公”而不是一代高僧。要说起美食,世间喜欢美食的人千千万,可是要说起会吃能吃得人,也就是大诗人苏曼殊了。比如有一次苏曼殊因为脚特别的疼不能走去迎江寺吃斋饭,这可是把他难受坏了,他一直在惋惜自己吃不到斋饭这个事情。好不容易吃到了一份料理,满足了口腹之欲以后,才想起了应该给提供美食的美食家写信表示感谢和没能赴约的遗憾。大家评评理,这还不是个吃货吗?没吃到好吃的以前,什么都想不起来,只有吃到了自己才能想起应该给对方回信。对于苏曼苏来说,吃好吃的比人际交往还重要。

而且苏曼殊每次给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朋友写信的时候,内容都毫无营养,除了吃东西还是吃东西,并且落款基本是“写于红烧牛肉鸡片之畔”。这里不得不说是,苏曼殊的饭量可一点都不小,放在现在,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干,做一个吃播博主,肯定既满足苏曼殊的口腹之欲,又不愁没工作。苏曼殊是一个可以一顿饭吃:“一个赴源顺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碗,苹果五个!”别以为这就是苏曼殊的饭量极限了。

对于他来说,一顿饭就可以吃三屉包子、几大碗鲍鱼面,这都是他的平时的饭量,在可以吃多少饭这个问题上,苏曼殊的人生理念就是吃到想吐,但是要是还有美食他都会继续吃。例如曾经有一次,好朋友送给他20个芋头大饼,他吃了一个觉得味道很好,所以就一顿全都吃掉了;还和别人打赌说自己一顿吃60个包子,结果吃到第50个的时候,就已经吃不下了,撑得都翻白眼了,结果看热闹的人劝他不要再吃了,大家猜猜,苏曼殊怎么做的?他竟然和劝诫的人打起来了!;还有更好笑的是,每一次去别人家做客,留他吃饭的时候,他都是不等主人招呼,自己便已经开始下筷子了。

他还因为吃闹了不少的笑话,有次他在朋友家正在冲凉,然后朋友骗他说要去吃牛肉,并且故意打开门装作要出去了,这可是把吃货苏曼殊急坏了,急急忙忙的直接冲了出去,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这件事被朋友嘲笑了很久。苏曼殊还有一个外号叫“糖衣和尚”,这是因为他没钱却又十分想吃糖,然后竟然把大金牙拔了换钱,对他来说,疼和病痛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法吃糖了。他还经常硬拿朋友的钱去买糖吃,更是有一次不听朋友的劝告,吃了饭以后,还又吃了两大包炒栗子,结果撑得肚子特别的难受,整整一个晚上都听到了苏曼殊痛苦的声音,但是第二天苏曼殊不疼了以后,他又开始大吃特吃了。

苏曼殊是一个大才子,可是他也是一个十足的怪人,从来不在乎名声和钱财,不去在乎所有人的眼光,然后他的一生都是沉浸在吃的世界里面,而这样的不控制吃法后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他特别年轻就得了肠胃病,一般人得病以后都是特别注意饮食。但是苏曼殊这个奇葩吃货竟然还是整天暴饮暴食,最终年仅35岁就死于肠胃病。

吃货才子苏曼殊,据说在病床上都还惦记着吃的,最后在他去世后人们发现了藏在枕头下的一堆糖纸,他真的是把生命都交给了吃的。世上的吃货那么多,可是谁能如苏曼殊这般纯粹呢?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