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关羽夺取湘关的粮草,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点非常重要。我们在关羽传里看不到这件事,在吴主传中也看不到这件事,只有吕蒙传里面有相关的记载。
如果这件事非常重要而且促成了孙权集团偷袭荆州,那么我觉得至少应该要在两大主人公的传里提及这件事。很可惜的是并没有,这就足以说明,这件事或许发生过,但是无足轻重。
01水淹七军后,关羽白得了三万降军,威震华夏。
关羽发动北伐,这件事是三国的转折点,在三国主人公的传记里都有提及。强大的刘备集团自此走向了下坡路,没有理由不详细叙述一遍,而陈寿至少提到了三遍。
北伐的过程中,曹仁有些力不能支,所以请求曹操救援。这个时候曹操派遣了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作为主将,西凉降军大将庞德作为副将,带领七军前往荆州。
结果于禁大军刚来不久,便遇上了大雨连绵的天气。关羽把握住了这个关键的气候特征,放水淹了于禁大军。结果于禁被擒获,庞德被斩杀,三万多的降卒全都投靠了关羽。
从这时候开始,关羽的大名便铭刻在了历史上,威震华夏。曹操吓得擦汗打算迁都,而这个时候关羽所面临的问题当然也不轻松。他只准备了自己手里人的粮食,莫名其妙多出了三万多人,他们的口粮该如何解决呢?在这种情况下,关羽选择擅自打开了湘关的粮仓,将这里的粮食做为降卒们的口粮,这才化解了这次问题。不过对关羽来说,擅自打开湘关的粮仓,绝对是得罪了孙权集团的。因为这里的粮食是属于孙权集团的,后来孙权也因此而大怒,决定发动对荆州的偷袭活动。那么关羽为什么要收容这三万多将士呢?难道他不知道降卒很难管理吗?如果他知道的话,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三国志》
关羽并没有学习白起和项羽,他不打算坑杀降卒,因为他知道人多力量大,知道这是他北伐成功的重要资源。刘备集团的战斗力虽然强悍,可是人数不够,一直都是比较伤的地方,这回有了这三万多人马,关羽自然舍不得轻易放弃。
02孙权为了这点粮草和刘备开撕?当然没这么简单。
曹操这个时候有点慌,于是连忙写信给孙权,希望孙权偷袭荆州,将来荆州就都是孙权的了。孙权恰好又遇到了关羽抢掠粮草的事情,自然是要考虑这件事了。
于是他一方面让吕蒙假装病倒回家,一方面将白面书生似的陆逊派到前线接替吕蒙的职务。陆逊不知名,而且装作十分崇拜关羽,隔三差五写崇拜信给关羽,所以迷惑住了关羽。吕蒙则在关羽带兵外出的时候,策反了糜芳和傅士仁,偷袭了荆州。
魏使于禁救樊,羽尽擒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三国志》
那么这件事爆发的最初原因是什么呢?真的是因为关羽抢了孙权那点粮食吗?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早在刘备拿下益州以后,孙权就曾经索要过南郡的控制权,他当然打算鲸吞整个荆州。而刘备不答应,所以双方剑拔弩张,都派遣了军队,差点就打起来了。要不是刘备这个时候挥师汉中,割让桂阳、长沙和江夏部分地区给孙权,结果还真的不可预料。试想一下,连三个郡的土地问题,都可以坐下来商量,这点粮草会成为孙权跟刘备撕破脸皮的原因?包括孙权向关羽求亲,关羽声称虎女安能嫁犬子的事情,虽然孙权非常生气,却也不可能成为孙权和刘备集团闹翻的原因。孙权不是一个不顾大局的人,他做任何事情当然要考虑得失利弊,既然偷袭荆州的好处比坏处多,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其实孙权早就想着要夺取荆州了,他只是担心两件事,一来关羽的战斗力强悍,会成为重要的阻碍。二来刘备集团会前来支援,到时候不好收拾。
现在这两个问题似乎都不存在了,关羽被曹操拖住了,刘备刚刚跟曹操打了一场汉中之战,还没缓过来。这个时候不拿下荆州,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03蜀汉的灭亡,跟关羽抢粮食,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蜀汉是三国第一个灭亡的诸侯国,可是你非要把这件事跟关羽抢夺孙权的粮草联系起来,那也是挺为难的。
因为关羽抢夺粮草,不是孙权夺取荆州的借口,所以荆州的丢失,跟关羽抢夺湘关粮仓没有任何关系。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三国志》
既然荆州丢失跟关羽抢粮没啥关系了,那么蜀汉的灭亡又怎么能扯上这件事呢?蜀汉的灭亡原因非常复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连年征伐,国力衰弱。
刘备集团的战斗能力虽然强悍,精兵强将也比较厉害,可是刘备集团遭受的重创是三国最大的。
首先刘备集团失去了荆州和关羽。因为关羽的失误,导致孙权偷袭荆州成功,最终荆州落入孙权手里,而关羽本人也被孙权手下所斩杀。其次刘备集团在伐吴时损失惨重。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之后,刘备一直闷闷不乐,恰逢张飞又被杀了,所以刘备在这种情况下登基称帝发动伐吴之战,结果被陆逊击败,损失惨重。再者蜀汉内部叛乱风起云涌。很多人还在担心诸葛亮掌权以后会不会篡位的问题,这根本就是多余的,因为刘备半死不活的时候,蜀汉到处都是叛乱,他们能掌控的地盘除了汉中,只有成都周围这一圈,压根就不像个正儿八经的国家,就连曹丕都看不上。所以说蜀汉集团是遭受了千疮百孔的打击以后,在诸葛亮力挽狂澜的情况下,几乎是重新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蜀汉哪里能跟曹魏相抗衡呢?再加上后来姜维九伐中原的消耗,蜀汉只有死路一条。
总结:不要夸大关羽傲气的影响力,打仗不是过家家。
很多人表示,因为关羽太傲气了,先把孙权称之为狗,后又将孙权的粮草抢走。所以关羽被孙权集团斩杀,那是活该。
我觉得十分好笑,关羽作为蜀汉集团的二把手,作为荆州地盘的总指挥,他的脾气真的可以影响到孙权的判断?当然是不可能的。
关羽的傲气早就闻名天下,他镇守荆州六年半的时间,孙权都没打算动手,所以这些所谓的原因都是大家的一厢情愿。
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动机,孙权不会轻易地发动一场对盟友的战争,这才是关键所在,而关羽的脾气,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孙权早就看中了荆州,这是东吴的战略方针,一直以来都在等待机会。而这个机会是关羽主动送上门的,所以孙权只是在合适的机会,做了一件预谋已久的事情罢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中国四大名著全套原著正版无删减文言文版精装珍藏完整版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四大名著全4册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