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之能揽拔秀异也。---《华阳国志》
诸葛亮从这句话里,我们就能看得出,诸葛亮在任用益州人才的时候,能够服众。益州本土的士族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被诸葛亮拔高了。
可见诸葛亮在内政上用人,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也正因为诸葛亮选拔人才的公正性,使得蜀中士族,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还是可以调和的。
益州士族,和刘焉、刘璋父子才是水火不容。
刘焉这大兄弟开启了东汉割据的局面,他不管不顾先抢了一块益州的地盘,自己在这里做起了土皇帝。
但是益州本土有不少豪族,这帮人始终掌握着本地的资源、人脉关系等等,刘焉是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对付他们的呢?
刘焉仗着自己带来的东州兵,实力很强大,当地士族不敢与之争锋。所以以任岐、贾龙为首的当地士族集团,便打算拥戴刘焉。本以为刘焉可以善待当地士族,结果刘焉来到益州以后,只重用自己带来的东州人马,极力打压益州本土士族。他入了益州以后,便斩杀了王咸、李权等十多个益州本土豪强。刘焉的目的很简单,想要利用这种方法,在益州树立威信。结果这引起了益州本土士族们的强烈不满。如果不是东州兵足够强大的话,刘焉在益州根本就呆不久。所以说刘焉执政期间,失去了益州本土士族的拥戴。
刘焉死后,刘璋这个暗弱无能的家伙上台以后,一边纵容东州兵肆意压榨当地士族百姓,一边又对士族们暗自扩大力量以求自保放任不管。
州从事贾龙领兵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摄敛吏民,得千馀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迎焉。焉徙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阴图异计。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讬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三国志》
结果就导致了益州士族们想办法谋反,比如说益州本地人赵韪被刘璋重用,结果赵韪却联合益州、荆州的豪族们造反,要不是东州兵出面,刘璋也要滚蛋了。
由此可见,刘焉和刘璋在益州期间,益州本地士族们,一直与之较量。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且东州兵不断立功,也已经开始骄狂,就算刘备不来,蜀中也安稳不了。
张松、彭羕、黄权、谯周,是益州本土士族的代表人物。
刘备和诸葛亮进入蜀中以后,益州本土士族遇到了一个困难,因为他们不知道是支持刘璋反抗刘备,还是支持刘备赶走刘璋。
东州集团的反应是最快的,他们看刘备战斗力强悍,所以早就选择投降刘备。比如说法正、李严、吴懿等人。
张松和黄权:益州派的人以张松作为代表,其实也向刘备释放了投降的信号,但是益州派并不团结。不少人是反对刘备入蜀的,比如说黄权、张松的哥哥张肃等。
刘备强行入主成都以后,这帮益州派的代表人物,也就都跟着投降了刘备。尤其是黄权得到了重用,成为了刘备东征的重要帮手,在长江北岸与刘备遥相呼应。
彭羕:此外益州本土士族中,还有一个叫彭羕的,早年被刘璋贬为奴隶,等到刘备入蜀后,在庞统、法正的推荐下,彭羕也成为了刘备的重臣。
彭羕这家伙成了治州从事后,开始变得骄纵起来。诸葛亮十分讨厌彭羕,所以多次在刘备跟前提醒刘备,要注意彭羕。结果刘备就把彭羕贬为了江阳太守。
羕闻当远出,私情不悦,往诣马超。超问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谓超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於是收羕付有司。---《三国志》
彭羕心里肯定不高兴啊,所以就找到马超,抱怨道:刘备就是个老兵痞子,马超你在外面,我彭羕在内,两人合伙,肯定可以把这个老兵痞子给赶走。
马超本来就受到刘备的猜忌,听了这话,吓得立刻把彭羕给卖了。结果彭羕就被刘备给弄死了。
谯周:蜀汉中后期,益州本土士族中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谯周了。谯周是蜀中大儒,他对诸葛亮是百分之一百的敬重,但是他反对北伐。
这是看似矛盾,但又比较合理的事情。谯周敬重诸葛亮的唯才是举、赏罚分明,但是谯周反对穷兵黩武,劳师远征。
诸葛亮死的时候,谯周是唯一一个有机会前去奔丧的人,因为刘禅下令不准奔丧,他跑得比较快。姜维九伐中原期间,谯周是强烈反对的,后来更是劝说刘禅投降了邓艾。
诸葛亮知人善任,所以跟益州本土士族没有过斗争。
其实诸葛亮和刘备都很明白,他们是外来户,在益州本土是没有什么根基的。要想在益州建立自己的霸业,就必须要拉拢东州派和益州派。
在调查清楚东州派常常欺负益州派以后,刘备也刻意开始提拔益州派的代表人物。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刘备还是分得清的,他在托孤的时候,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三国志》
诸葛亮是荆州派,李严是东州派,唯独没有益州本土人士参与托孤,这就证明了刘备打心眼里还是要打压益州本土士族。
诸葛亮掌权以后,大改过去刘备用人的方法,他讲究唯才是举,和曹操的做法十分类似。这两个人算是知音了。他在恢复汉朝察举制的基础上,也合理地实行一些有弹性的选拔人才的工作。
因为他选拔人才的方法相对公平,不管是哪个派系的人,都能够得到重要,因此诸葛亮是得到了益州本土士族的支持的。
总结:益州豪族不够豪,这才是他们上不了台面的原因。
东吴和荆州其实也有大量的豪族力量,孙权在对付东吴豪族的时候,以大力任用的方式化解了矛盾,比如说顾雍、陆逊等人都成了东吴的丞相。
荆州这边也是一样,蔡氏家族、黄祖、蒯越等人,全都是雷打不动的本土力量,刘表只能一边任用一边提防。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地区的豪族们,都能够成为地盘上的主流力量,因为他们的力量足够大,实力足够强,每一家都有一定的财权和兵权。
而益州士族就完全不同了,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所以不仅敌不过刘焉刘璋的入侵,也挡不住刘备等人的打压。诸葛亮执政给了他们出头的一线希望,所以他们当然拜服诸葛亮。
参考资料:
《三国志》
《华阳国志》
三国志(文白对照上中下)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77.1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