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揭秘历史蜀国灭亡,此人一计虽然被诛灭三族 [复制链接]

1#

常言道:天下纷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时期在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战乱之后终于三分归晋,而此之前蜀国作为三足鼎立之一,最终被魏国所灭,公元年,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最终让立国40余年的蜀汉政权就此灭亡。但是蜀国虽然灭亡,但是以蜀国大将姜维为首的数万人马,驻扎于剑阁,蜀国大将姜维为了完成丞相诸葛亮之遗愿,决定兵行险招,虽然此计谋尚未完全成功,但却足以改写历史。

诸葛亮在世之时,曾举国之力数次北伐,但最终都天不遂人愿,最终以失败告终,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攻占曹魏的陇右地区,一直是蜀汉政权的夙愿。诸葛亮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事,并九伐中原,最终都没有成功。为了抵御姜维进攻,曹操命邓艾与其对阵,两人为之久战,却僵持不下。而在陇右地区,驻扎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羌族,鲜卑族等。而这些就是蜀国和魏国争取的对象。

邓艾对他们施以恩惠,并且好生对待其族人,最终博得了胡人们的拥护。在讨伐蜀汉时,邓艾带领几千名羌胡勇士翻山越岭,有以身犯险偷渡阴平,并在成都平原击杀诸葛瞻,最终走投无路之际刘婵选择投降。羌胡勇士和邓艾,因此得到第一头功。然而邓艾的功,却遭到了大将钟会的极为不满。钟会自认为,如果不是自己死死咬住姜维,邓艾就不可能那么轻而易举的拿下剑阁,况且他出身平民,根本不能和自己高贵的血统相提并论。

不但如此,他还以此为自己最大的耻辱,凭什么输给一个明明不如自己的人,此时的姜维却看破时机,于是就诈降给了钟会,并以自己聪慧的头脑使用离间计,怂恿钟会要拿下邓艾,只有这样才能一雪前耻,然而此时的钟会却信以为真,于是像姜维讨教其方法,姜维看见时机成熟,姜维为钟会制定了反间计,他向司马昭上书,诬陷邓艾造反。同时卫瓘、胡烈和师纂等魏国大将也上书说邓艾所作悖逆,此时司马昭便命人押解邓艾父子回京调查,司马昭怕邓艾不服,于是还让钟会带上自己的手书押解邓艾父子进了囚车,然而在押解途中,卫瓘指使部下杀害了邓艾父子,就这样威震一时的邓艾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可是,没过多久,姜维却因此大难临头,其实魏国的将士们并不相信邓艾会造反,于是醒悟过来,在卫瓘的带领之下,杀了钟会,并且灭掉了姜维三族,只可惜姜维虽然除去了自己的对手,最终却惨死。

然而此事却并没有因为姜维、邓艾的死而结束,原本在此次战役之中的胡人,本打算借邓艾此举能够加官进爵,或者也可以因此发笔横财,可是谁知邓艾却不明不白的死了,不但白忙一场不说,还一点好处没捞到,于是便起了谋反之心,然而此时有一位叫做段灼的官员看透了此情形,于是像司马炎进言要封赏这些胡人部落,谁知司马炎不但不听反而将他流放边境,并派胡烈去镇压胡人,残酷的镇压,对于原本就不满司马炎的胡人们来说更加愤怒,于是联合其他部落与胡烈展开决战,最终胡烈在战争中被杀,而胡人的势力里,鲜卑、羌、氐、羯、匈奴等未来“乱华”的“五胡”俱在军中,可谓是“五胡乱华”的预演。而这,整整把五胡乱华提前了30年。

公元年,胡人所在凉州全境沦陷,这里成为了胡人的天下,这让司马炎曾经不以为然的部落,如今却成了心头大患,于是下旨,谁能为朕平定此胡。就在此时,当时邓艾旧部马隆接下圣旨,并以八卦阵平定了此次叛乱,然而表面上看似平定了叛乱,实则胡人部落由此散落于关中地带,几乎占据了当时人口的一半,他们蓄势待发,等待时机,就等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然而也许是天意,西晋因八王之乱耗尽了国力,胡人部落趁此揭竿而起,加速了晋国的灭亡,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姜维用灭三族的代价,最终推动了西晋王朝的加速灭亡。中国有句话,有因必有果,所谓因果报应想必就是这个道理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