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一门传统的曲艺艺术,这门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名家,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并且捧红了许多人。然而相声界对于师承辈分十分看重,那么有一些师承辈分真的就这么重要吗?又真的不是陋习吗?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姜昆著名的相声演员,其师承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后来他一度是相声界的领军人物,并且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也是曲协的负责人,要知道当初的相声《虎口遐想》那真的是经典之中的经典。
在年春晚上姜昆的一个做法发生了争议,那就是他称马三立先生为“马三立同志”,就是这一称呼引发了争议,因为从相声界的辈分来说马三立先生属于是“寿”字辈的艺人,而姜昆属于是“明”字辈的艺人,按照辈分姜昆应该称呼马三立先生为“老祖”,这是按照相声界辈分的称呼,因此许多人认为姜昆称呼马三立大师为“同志”不符合规矩。
但是我认为这么说也并没有什么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这是春晚的舞台,台下都是观众,所以在这样一个场合还是应该以整体为主,要知道台下的观众有很多不了解相声这一辈分,那么姜昆老师称呼马三立老师为“老祖”肯定很多人不了解,而在春晚的舞台之上也不能解释这些问题,因为毕竟演出都是很紧凑的。所以说,姜昆在这一场合称呼马三立大师为“同志”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叫作同志也并不是不尊重,而马三立大师也不会因为这一做法就不高兴,有一些人说什么马三立大师不跟姜昆握手,这都是过分解读了。因此说,场合对于称呼来说非常重要,像郭麒麟曾经在后台称呼常宝华先生为“老祖”,这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是在后台,二位都是相声演员,在私下称呼用辈分称呼,这没有什么问题。
其次,那就是相声界的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是这是为了艺术的传承,而不是就是单纯的为了辈分,如果单纯的为了辈分,那实在是不正确的。现在一些人所谓的看重师承辈分,结果拜师了之后有了师承辈分,然而不去学习艺术,这不就是不成功吗?
那么姜昆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姜昆老师的师父马季老师开始就是开始不太重视相声界所谓的一些辈分,反而是注重艺术的传承。要知道,马季老师当时与姜昆、赵炎这些弟子在私下并不是以师徒这么称呼,都是按照同辈的称呼。
其实我认为这么做是正确的。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