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中国人厨房必备品之一,本身也是一味中药,能祛风散寒、温中和胃。可以缓解胃脘冷痛或呕吐。当外感风寒,出现鼻塞流清涕、轻微咳嗽的症状,及时来碗生姜葱白汤,是不错的选择。
“呕家圣药”“饭不香,吃生姜”“上床萝卜,下床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十月生姜小人参”……这些都是对生姜功能形象而精辟的概括,生活中妙用生姜的确能起到调节身体的作用。
国医大师的养生妙方——醋泡姜
制作方法:购买新鲜的生姜(偏嫩一些的更好),切薄片,放入陶瓷或玻璃罐,倒入陈醋没过,罐口保鲜膜密封。盖上盖子静置半月,即可开食。小贴士

p>适宜畏寒肢冷、脾胃阳虚、消化不良人群。虚火旺见燥热不舒的人群不宜服用。
醋泡姜早上吃最好。因为早上人体阳气生发,也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注意,姜吃多了容易生热,每天2~4片即可。
生姜泡脚祛风寒
泡脚时加入几块拍扁的生姜,可以散寒、活血,还有预防感冒的作用。也可以把切片生姜放入水中,大火煮开,放至温热再用来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泡脚时间不宜太长,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慎用。
穴位贴敷调脾胃
姜片敷贴中脘、神阙、气海、关元四个穴位,可以起到调养脾胃、帮助消化的作用。Tips
/p>
取新鲜的生姜洗净,切成厚5毫米左右的薄片备用。
然后将生姜片贴敷在上述四穴。
用创可贴或者医用胶布固定姜片,每次贴2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7日。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大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神阙穴:在腹正中,肚脐中央。
气海穴:关元穴与神阙穴的中间点。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横指宽度为3寸)。
食姜应有度
民间俗语也有“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的说法。虽不至于像砒霜那么严重,但是到夜间人身之气应该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这时吃姜这类偏于温阳的食物就违反生理规律。而秋季偏燥,温热药物同样燥热,所以夜间、秋季不宜过量食用生姜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请注意,我们说的是不过量,不是不能吃!
中医脾胃病、中医脑病、中医肿瘤、
中医心身医学、中医妇科、中医儿科、
中西医结合男科、中医皮肤病、
中医疑难病
针灸、推拿、小儿推拿、理疗
首都医科医院
中医中心全体医务人员
竭诚为您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