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422.html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有时候我开出的药方里,有干姜,也有生姜,于是会问我,为什么有了干姜还要放生姜,前两天也有朋友问我,微店里有两种姜枣红糖水,哪种比较好,有什么区别吗?嗯,不错,能发现小细节并会去思考是走向进步的阶梯,我是不会做多余的事情的,微店里一种是干姜丝红枣桂圆红糖水,另一种是生姜熬的姜枣红糖水。两者是一定有一些区别的。
姜在作为中药用的时候,在方剂中很讲究,某些方子只能用干姜,而某些方子则只能用生姜,有些情况,两个会同时用,不少人对生姜都很熟悉,现在市场上卖的种了一年就采收的新鲜的姜。而干姜则在药房里出现,这种姜也叫做母姜,通常是发过两次芽,生长了三年的并且制干的姜。
首先从生姜和干姜的生长特性来看,生姜的味道是比较直接和辛辣的,而干姜在地下埋了三年,气味是比较浑厚的。这种特性导致了两种姜在中医方剂里出现了不同的应用。
生姜:发散作用较强!外感风寒感冒时,老人家总会说,喝点姜糖水就好了。煮姜糖水时所用的就是生姜。由于生姜的生长期只有一年,其辛味比较完整,所以驱动的作用很强,能畅通经络中的浊阴积滞。所以在感受风寒,尤其是出现头重、鼻塞、四肢倦怠的风寒束表的情况的时候,喝生姜红糖水是很有效的。另外,还有一个以生姜为君药的代表方,即吴茱萸汤。这个方剂是治疗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等与“痰饮”有关疾病的,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络被“水气”所阻。中医认为,现代人很多疾病都与“水气”有关,即通常说的湿气,尤其是在南方,十个有八个是体内有湿的。因此,这种时候,中医大多会在方剂里加上生姜这味药,用以发散水气。
干姜:重在温煦!如果我们把生姜比喻成一把烈火,那么干姜则是不见明火的木炭,能够慢慢加热却不会让水分散失得那么猛烈。有一道用于急救和治疗危重病症的方子“四逆汤”,我个人很喜欢用这个方子,因为它温阳,温里,现代人因为冰箱,空调的出现,身体里多是寒的,这个方剂用的是甘草、干姜和附子。为什么要用干姜而不是生姜?我和我的很多病人都说过,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考虑的是病人的身体,其次才是他的病情,一般危重病人自身的气血疏导系统很虚弱,如果用发散作用很强的生姜,能够帮助甘草和附子的药效迅速到达病灶,但是病人可能会因为受不了这种猛烈的冲击而加重病情。因此,换成温化作用见长的干姜,能够让药效缓慢而有效地在体内挥发,正邪的冲突就不会太激烈了。认识到这点,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先人很有智慧?祖国医学其实是一门非常科学和严谨的医学。绝不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这么简单!
其次我国民间有“生姜治胃,干姜治脾”的说法,但我们不能只从字面上解释,以为胃病就用生姜脾病就用干姜,这其实是比较片面的。祖国中医的脏腑学说认为,胃属于腑而脾属于脏,两者在经络上是互为表里的,脏属里而腑在表。生姜比较发散,其药效在表发挥得较为彻底,所以治疗腑病较强,对于脾胃二者来说,更偏向于治疗胃病;而干姜比较缓和,其药性能够慢慢渗入“里”,即脏病,所以对脾的影响更大。但是,其实这两种姜都是能够温中散寒的,“温中”就是温煦中焦,脾和胃都属于中焦,很多脾胃疾病都会考虑用姜,只不过以病情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姜而已。寒热虚实表里内外的八纲辨证施治很重要,辨证才是中医的*!
此外,夏季吃姜最好吃干姜许多人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由于夏季比较潮湿,很多人会受到湿气侵扰,出现犯困、失眠、抑郁、懒言少语等内生湿滞的症状,这时,可以适当食用姜来调理,而且最好选择温和的干姜。
最后说一点,很多人经常问我能不能吃阿胶,阿胶属于比较滋腻的补品,固元膏、桂圆、熟地等等也在此行,脾胃不好的人,我都会建议不吃,因为无法消化,道理很简单,如果脾胃阳虚,或者方剂里没有配伍干姜来温化,就像树的蒸腾作用一样,没有给足够的阳光的话,你喝下去水都化不了,整个腠理津液不能开达,就消化不了的,所以需要干姜从中焦温化。因此平时就脾胃不好的人,经常夏季犯困的上班族,可以买一些干姜片和红茶一起冲泡,常喝这种姜茶可以提神暖胃,对调整亚健康状态也是有好处的。
好了,学习了生姜和干姜的区别后,是不是很膜拜我们的祖国的大中医呀,那就多多看鉴仪的文章,关于中医,鉴仪是认真的。哈哈哈
鉴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