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趙玉平
平讲平说期#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有三个名字和一个外号。错投猪胎之后,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猪刚鬣”,观音菩萨给它起名“悟能”,师傅给他起了个名字“八戒”,师兄孙悟空给他起个外号叫“呆子”。
关于名字的来由在西游记的第十八回有这样一段描写。
话说那怪重新礼拜三藏,愿随西去,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三藏道:“既从吾善果,要做徒弟,我与你起个法名,早晚好呼唤。”他道:“师父,我是菩萨已与我摩顶受戒,起了法名,叫做猪悟能也。”三藏笑道:“好!好!你师兄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其实是我法门中的宗派。”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里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吧。”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
自此猪八戒这个名字就产生了。大家注意,这里边有个专门的说法。“五荤三厌”,它指的是八种不能吃的东西。有人就会说了,“我知道荤就是肉,不吃荤就是不吃肉。”其实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荤不是肉,我们所说的不吃荤其实也不是不吃肉。大家注意“荤”字是草字头,它一定是植物。如果是肉的话应该是月字边。因此如果说不吃肉的话,应该叫不吃腥。
我们听说过一句话,“出家人不动荤腥”。腥是肉,荤是植物。那么五荤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是五种独特的植物,分别是大蒜、小蒜、慈葱、茖葱、兴渠。其中大蒜就是我们平常吃的蒜,慈葱就是我们常吃的大葱。那么小蒜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诗经》出现过的一种蔬菜,叫做“薤”,这字还有点难写。
而茖葱就是山葱,这种蔬菜在山地平原比较常见,长在沙地里叫沙葱,生在水泽里就叫水葱。我们老家有一句俗话,形容一个人身材好,说你看看长得水葱似的。兴渠是一种西域的蔬菜,形似蔓菁,味儿也比较冲,是辛辣之物。也有人认为兴渠就是葱头。关于这个五荤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版本。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葱、姜、蒜、韭菜、葱头,这个也是一种通俗的说法。
那么为什么要断五荤呢?因为这五种辛辣的植物能够让人起色心,乱人的心神,所以要断掉。三厌就是大雁、乌龟和狗,修行之人不吃这三种动物的肉。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还告诉我们:八戒指的是普通人会犯的八种错误,分别是馋、懒、奸、滑、欲、贪、淫、怒。如果把这八个方面都真正戒除了,那么一个人修炼就成功了,真正进步了。
提到八条戒律,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关于他有一段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张英在朝为官,位高权重,他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在老家,他的家里人跟邻居发生了纠纷,于是就写信给在北京城的张英,希望他能出面干预。张英就回信,劝说家里人要跟邻居和睦相处。信中还写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的儿子教育得也非常成功,他的儿子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张廷玉。张英和张廷玉都曾经入阁拜相,所以后人称他们是父子双宰相。张英专门撰写了一部家训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家训当中提出了八条戒律,内容非常好。
我们来分享一下,“饭不嚼便咽,路不看便走,话不想便说,事不思便做,友不择便交,气不忍便动,财不审便取,衣不慎便脱。”这八条戒律分别涉及日常生活的八个方面,吃饭、走路、说话、穿衣、办事、生气、挣钱、交友。
张英用这八条戒律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儿子张廷玉,那么这一套八戒的原则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借鉴。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如果您觉得不错的话,不要忘记传播和点赞。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