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弼是龙怀乡庆云村的一名“90”后大学生,他敢想敢干,用聪明和闯劲为家乡的桂花打开了一条畅销之路,也让父老乡亲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入冬以来,走进龙怀乡庆云村大岭屯,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清香的干桂花味。闻香而去,在胡世弼的桂花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着对干桂花进行筛选、分级、包装,这些干桂花将通过电商平台销到全国各地。
年,胡世弼从区内大学毕业后,就到广东学习了解电商运营。得知荔浦成为国家第二批、自治区第一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胡世弼便回到家乡做起了电商,把荔浦芋、砂糖桔、马蹄、生姜等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年为家乡销售农产品价值30多万元。
庆云村是有名的桂花树繁育专业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不少村民就通过种植桂花树走上了致富路。然而年后,整个绿化树市场低迷,桂花树滞销,村民只好任种植的桂花树在村前屋后、山岭田间自生自灭。生命力强的桂花树长大后在每年中秋前后竞相开花,满树金*,遍野飘香。村民适时打下鲜桂花售卖。然而桂花花期短,不及时采收或进行加工,很多鲜花就白白浪费了。再加上村民各自为阵,形成不了规模,桂花销量不大,价格也不高。看到这种情况,胡世弼就寻思着将鲜桂花进行加工,通过网络销售为村民打开桂花的销路,增加他们的收入。
龙怀乡庆云村大岭屯村民胡世弼
然后我就想,这个进行一个粗加工,然后深加工这个桂花到网上卖。
年,胡世弼购置了一套价值40万元的烘干设备,办起加工厂大批量收购生鲜桂花。当年村里的生鲜桂花就卖到了每公斤近40元,村屯一万多公斤的鲜桂花为村民增加了近40万元收入。
在鲜桂花收购季节,胡世弼的加工厂还需要不少工人对鲜桂花进行筛选、烘干、分级、过秤、包装,他优先考虑附近村民,让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龙怀乡庆云村大岭屯村民胡世弼
我做这个桂花,在桂花盛产季节,最多也一般就要到20来个人来帮我做工,给他们增加一点收入。
龙怀乡庆云村大岭屯村民廖荣英
我在这个加工厂做工,很近的,每个月有一千多元,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头头尾尾。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严格的质量把控,胡世弼的干桂花在网上每公斤可以卖到多元,畅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供不应求,年,销售额在50万元左右,预计今年可以翻一番,达到万元。
龙怀乡庆云村大岭屯村民胡世弼
我觉得这个市场是挺好的,我们也想把这个产业做稳做得更大一点,让我们这村上的村民(能够)带给他们更加多的收入,然后把我们更好的桂花销售出去。
记者|钟准周俊远欧家佐通讯员:粟兴华
编辑|李曦玲
审核|叶姚远 张熙
监制|伍家厚
出品|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
投稿邮箱:lpca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