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特点(四):信息高度集成,表达张力无限(1)
“中国书面文字……代表着人类的基本思想,它可以普遍传达,这是任何其他语言都做不到的。”
——[法]雷慕沙(JeanPierreAbelRémusat,~,汉学家)
文字主要是记录语言的。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记录汉语的汉字的语音,自然也是单音节。
单音节汉语的语音都以元音结尾,元音结尾的语音具有音乐性,汉字的语音自然也就具有音乐性。
单音节汉语的语音具有抑扬顿挫的声调的变化,汉字的语音自然就有平、上、去、入(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去掉了入声)的区分。
汉语的单音节,表达的(主要)是基于对物质世界结构的完整认知而建立在分类基础上的宇宙中不同层级的基本构成单元(概念),汉字记录的自然就是这些元素(概念)。
汉字对汉语意、音的表达基础是以形示意、以意御音,故汉字如画,意象合一,形意音一体。
汉字(构形)的拓展以象形为基础(象形字),以事物之间的联系为纽带(会意字),以“属+种差”的结构形式进行演绎(形声字),故汉字形体是模块构建,构件之间有意义与逻辑关联,有理可析。
事情总有例外,事物亦会变化。汉字以假借的办法记录汉语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虚义,以转注的形式解决发展演变中的一些问题,这样,汉字就把汉语中的所有语音和意义全部覆盖了。
世界上的事物无穷无尽,新的事物(概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汉字以其表达的是宇宙不同层级的基本构成要素的优势,通过物质的构成关系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已有文字进行组合(词组),形象、有理、逻辑地表达所有。
由此我们看到,汉字在表达意识与思维上展示出了无与伦比的能力。
(一)音节短到极致,效率达到最高。
语言的表达速度,与语言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汉语称“文字”,英语称“Word”)的音节的数量成负相关。音节短,表达(思维)速度就快,因为单位时间表达的信息多。反之亦然。
汉字的语音为单音节,短到了音节的极限;而语意多载(一字多意)又使汉字的内涵丰富而幽远,汉字对思维的表达,自然速度就快,效率就高。据统计,现代汉语中近97%的概念使用单字或双字词(双音节)表达,只有3%多点的概念用三字词或三字以上的词组表达。
而多音节语言,以现代英语为例,音型只有个,面对世界上无限的事物,其Word本能地以不断扩充音节的方式来予以表达,以致使Word的长度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发音拗口憋气,单词记忆困难,语言表达速度自然就大为降低。据统计,在现代英语的6万基本单词中,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单词占到了90%左右,而单音节与双音节词只占10%左右。
所以,相同内容的一段文章,用汉字来表达所使用的音节数仅为英文的1/2~1/3左右(英语中还有很多只起语法作用的虚词)。参见下表:
英文
汉字
单词
音节数
单词
音节数
sun
1
日
1
mountain
2
山
1
elephant
3
象(大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