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种植生姜,这些技术不懂不行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近几年,种姜效益较高,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增加面积的同时也需要提高种植技术,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种姜效益。


  1选种3月上旬把姜种取出来,放在太阳下晒5~6个小时,然后选择比较肥壮,已有细细芽尖露出来的种姜,种姜芽尖要多。剔除烂蔸和烂茎的病虫害姜。
  2催芽经过晾晒精选后的生姜进行催芽。方法是:在室内两边各打两根柱子,用条木扎成坚实的支架,宽度根据催芽种姜多少而定,支架距地面高2.3m。下面加温的火一般以出烟不出明火为好,以免对姜造成损伤。种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温催芽处理后芽尖会很快长大,到4月后,把种姜取下来,选择大而圆的芽头,把块茎用手掰开,每块块茎只留顶端健壮的一个芽尖。如果顶端没有芽尖,侧芽也可,但其余的必须全部剥去。如果出苗率好,一般每kg种姜可分棵左右。
  3栽培管理
  栽培种姜要选择稍有倾斜的山坡地,土质要比较良好,如果在平原地栽培,必须排灌方便。栽培时,先把地整好,备足农家有机肥,过磷酸钙和复合肥要在前两天用人粪尿与草木灰一起堆沤发酵,然后以行沟方式栽培。一般株距30cm,行距25cm。
  栽培时,要先把块茎放稳,芽头紧贴土面,不能上翘,然后把各种肥料沤制的草木灰丢在芽头的旁边,再用有机肥盖住,一行行地种植。基肥要施足,开挖的行沟必须达到30cm深。
  4田间管理
  生姜比较喜湿润,忌积水。在苗高15cm左右时开始追肥,以后每隔15天左右追肥1次,在立秋至处署间施最后一次,共施3~4次,亩用人畜粪kg左右、有机肥10kg。一般培土结合除草追肥进行,种姜培土要求浅些。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高产优质生姜良种。要选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大,姜块肥大,色泽光亮,商品性好,符合出口标准的生姜品种,如莱芜大姜、安丘大姜等。采用脱*生姜作姜种,可显著提高生姜的产量、品质。


  2.测土施肥,培肥地力。生姜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要求养分齐全,高产栽培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5%。生姜全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氮38%~42%;磷10%~12.5%;钾46%~49%。全生长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据试验,在中等肥水条件下,每生产0公斤鲜姜,吸收纯氮10.4公斤,磷2.64公斤,钾13.58公斤。每亩种植株,亩需施氮45公斤,磷15公斤,钾50公斤,才可达到3公斤/亩以上高产水平。因此,可通过对土壤理化指标测定和目标产量,制定配方施肥方案。


  3.有色膜覆盖调控温光环境。选用适于生姜生长的有色膜,进行覆盖提早栽培,将普通无色透明膜覆盖与遮阳网覆盖两项技术措施相结合,既促进生姜生长,提高生姜产量,又简化田间管理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4.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根据生姜优质高产的形态生理指标及土壤性质,进行田间科学诊断,实现肥水管理指标化。


  5.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早期预防,加强初期防治,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选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控制农药污染。


  在姜瘟病防治上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土壤消*:按每亩用溴甲烷或氯化苦25~35公斤熏蒸土壤,或施用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②轮作换茬;③严格选用无病种姜,杜绝姜种传病;④选地和整地:姜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防止雨季田间积水;⑤施净肥:姜田所用肥料不可用病姜病株或带菌土沤制的土杂肥,农家肥必须经腐熟后方可施用;⑥浇净水:姜田最好用井水灌溉,并防止水源污染;⑦化学农药防治:选用农用链霉素、龙克菌、克菌康、普杀得等药剂进行姜种消*,发病初期进行灌根;⑧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在病穴内灌施农药或撒施石灰。来源:中国姜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