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烤苗rdquo问题正在 [复制链接]

1#
各位生姜种植者朋友,大家好!到今天为止,各地生姜产区绝大多数已定植完毕,较早播种的已经开始出苗。播种,在生姜栽培管理过程中是个比较繁忙劳累的环节,但播种完成后仍旧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伴随着生姜的出苗,田间管理稍有不慎,许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现在到姜田里转一转、看一看,发现很多生姜种植者开始忙着“遮荫、放风”了,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准备遮荫放风?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其实很有必要。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生姜提前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以防姜苗出现烤苗、蒸苗等问题。烤苗,各位都不陌生,如何避免烤苗问题发生?今天咱们就简单聊聊有关生姜烤苗的那点事儿。生姜出现烤苗,一般有两大主要因素导致:外界环境和植株本身。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发生姜烤苗,外界环境条件不适是主要因素。大致可分三种情况:温度过高、水分不足、光照太强。1、温度过高科学研究表明,生姜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至28摄氏度(引自:《生姜高产栽培》一书)。现阶段,以山东生姜主产区为例,白天最高气温较为合适,但由于生姜栽培多采用搭建拱棚来栽培,白天棚内最高温度接近50摄氏度,这远远超过了生姜苗期生长的适宜温度。这就容易导致生姜幼苗叶片出现发*甚至干枯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烤苗”。这是导致烤苗的第一个环境因素:温度过高。2、水分不足虽然生姜在幼苗时期生长量小、需水量少,但并不能因此一味地减少浇水、过分控水。因为生姜幼苗水分代谢旺盛,蒸腾作用很强,一旦出现缺水状况,轻则姜苗生长慢、长势弱,重则出现“烤苗”。这是导致烤苗的第二个环境因素:水分不足。3、光照太强虽然生姜的起源地还没有确定的说法,但生姜耐阴不耐强光的特点是大家公认的。从十二月份开始,随着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北方白天的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到4月下旬,中午的光照强度已经渐渐不适合生姜幼苗的生长。姜苗长时间曝露在强光下,不仅产生光抑制影响光合作用光合产物的积累,还极易发生“烤苗”。光照太强还会引发另外两个问题:一是温度升高,二是会加快水分蒸发。这是导致烤苗的第三个环境因素:光照太强。▍植株因素除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外,植株自身长势偏弱是导致“烤苗”发生的主观因素。自身因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植株自身抗性太弱、地下根系生长不良。1、植株自身抗性太弱所谓“抗性”,是指植物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比如抗旱、抗涝、抗低温、抗高温、抗病虫、抗倒伏等。如果生姜幼苗的抗性足够强,面对上面提到的不适环境条件,也不会轻易出现烤苗症状。反之,若姜苗抗性很弱,即便条件不怎么恶劣,其生长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植株自身抗性太弱是姜苗出现烤苗问题的原因之一。2、地下根系生长不良生姜幼苗出现烤苗蒸苗等问题,除了环境条件不适以及姜种本身因素以外,根系生长不发达也是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如若根系受伤,则对水分与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转运必定受到影响,植株尤其是幼嫩的叶片极易因缺少水分和矿质元素而表现出长势偏弱的症状,因此,根系受害,会加速生姜烤苗问题的发生。……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以上几种因素都是我们可以通过“遮荫、放风、浇水、施肥”等常规操作来控制和调节的。但其中的标准并不好把握,尤其对于种姜新手来说,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环境调控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生姜优质高产可持续栽培七项关键技术”里有一项技术叫“温光水协调—风险规避技术”,其中指出,在生姜出苗和幼苗阶段,由于小拱棚的存在,为了保障生姜幼苗的正常生长,可通过有效遮荫、合理放风、调节浇水等方式,让生姜幼苗的生长有一个较为合适的温度、光照和水分环境,从而保障幼苗的健壮生长,为后期生长打下坚实基础。1、合理放风放风的时间,根据温度和出苗情况来确定。一般生姜播种后20-30天即可出苗,放风过早,会延缓出苗;放风过晚,则会导致烤苗蒸苗。在生姜即将出苗、似出未出时就要观察拱棚内的温度,若温度过高,此时就可以打孔放风,不一定非要等到生姜完全出苗才开始放风。刚开始放风,要先从拱棚顶部开始,打一排直径10厘米左右的小孔(放风口),密度也是根据实际的温度来确定,随着时间推移,外界温度升高,放风口的直径和密度逐渐增大,打孔的位置逐渐向拱棚两侧转移。若夜间温度过低,可用胶带关闭部分放风口。拱棚内最好安置温度计,以便随时监测温度变化,出苗期温度保持在25-30度最为合适。出苗后棚内温度以白天22-28度,夜间15-18度为宜。2、调节浇水不同地区浇水的习惯和方式有较大差异,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必须保证生姜出苗期和幼苗期不能缺水。若定植水能够浇透,并且土壤保水能力强,可参考这样的做法:生姜出苗70%-80%时浇第一水;生姜出二芽时浇第二水;生姜出三芽时浇第三水。具体浇水方式可以参考往期文章:《重磅!“三水定乾坤-根系养护技术”,种姜高手的不传之秘》若定植水的浇水量小,或是土壤保水能力差,就要根据拱棚内的湿度情况做到勤浇小水。播种后大约15天,如果棚内顶部水汽比较少,就需要及时浇小水;如果棚内顶部水珠比较多,可以适当延后浇水。定植后30天左右,70%-80%的生姜出苗后,可以适当地浇一次大水。详细方法可参考往期文章《向金老师学习种好姜!根系养护四连招,助力生姜长好苗。》如果土质砂性较大,要根据土壤的湿度适当缩短每次浇水的间隔时间。有些种植者还会采取在拱棚内喷水的方式,以增加拱棚内的湿度。科学研究表明,保持土壤湿度在80%左右最好。3、有效遮荫在生姜出苗之前,就要做好遮荫的准备。购买遮阳网或遮荫剂,提前在田间插好立柱、绑好铁丝、搭好架子,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