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网│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
精——精英、精品、精彩
典——典雅、典范、经典
│学术支持│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西泠印社篆刻创作研究室
│主
办│
中国篆刻网(
展│
李平、谷松章、鞠稚儒
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
高申杰
高申杰
字古愚,号恭庵、忘情居士、华夏散人,别署天道堂、馨德书屋、忘情精舍。年生于天山南麓,祖籍与冒襄同里。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海上印社社员、上海浦东书法家协会理事、浦东印社副社长、中国篆刻网艺术论坛总版主。
少喜刻印,问业于桑仲元、蔡天石、孙慰祖、周建国、唐子农诸先生,远绍秦汉玺印,下汲明清诸家,以习性所尚,尤好王福庵、赵叔孺、陈巨来印风。并与友人结“研朱雅集”,煮茗谈艺,摩娑佳石,推敲印蜕,指瑕为乐。
作品多次参加重要展览,曾获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优秀奖、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优秀奖、国际中华书画艺术临摹大展三等奖、青少年书法银河大赛青年组二等奖等。
有论文参加西泠印社国际印学研讨会等。
自述
高申杰
每逢礼拜天,我照例都要从浦东摆渡去浦西的外婆家玩。那天吃过晚饭回家前,大舅给了我一本书,一把刻刀,一块印石,以及一些电子组件。回家后,那些电子组件被丢在了一边,那本书——《汪关印谱》里稀奇古怪的文字则吸引了我,使我萌生了动手刻印的冲动,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篆刻。那年,我十四岁。
应该庆幸的是,那时读书没有丝毫的升学压力,我因而得以每天在完成功课之余便舞刀弄石,在“不知有汉”的境界里快乐的游戏着。更幸运的是,在以后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得到诸多良师的指点,正是他们的鼓励、扶持,使我得以在篆刻之道上一路前行。
我性懒散,刻印只为自娱,因喜静穆浑厚的印风,故所作多拟满白文及圆朱文。窃以为满白文印,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其难不在填满印面空白而在留红。留红看似容易,其实亦难,其难在留红要自然,无刻意安排的痕迹。圆朱印当以安持老人为最,观其作如对名媛淑女;今人圆朱,渐趋卑靡,图求装饰,斤斤于线条、点画,终入俗格。
吴熙载说“窃意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这恰好正是我现下的追求。
高申杰作品
楷書對聯74x10.3cmx2
青山綠水畫堂屋,商盤夏鼎周尊彝。
附录
“当代印坛三部曲”作者名单
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作者名单(按年龄排序)
李刚田 陈身道 陆 康 刘一闻
舒文扬 张遴骏 周建国 陈 墨
施晓峰 王 晨 矫 健 张一农
张奕辰 陈大中 唐存才 张 索
方国梁 冯宝麟 桑建华 蔡毅强
江远征 谷松章 梁宏伟 刘银鹏
程迟生 高申杰 张 鹏 王义骅
鞠稚儒 李 平 张 哲 鲁大东
刘再兵 沈 浩 张 钧 李 健
周 振 张 威
当代创·意印风邀请展作者名单(按年龄排序)
童衍方 赵 熊 苏金海 徐正濂
崔志强 孙慰祖 谢钦铭 郭 强
朝洛蒙 张跃飞 燕守谷 张 铭
刘彦湖 阴凤华 张 树 冷 旭
戴 武 梁晓庄 朱培尔 邹 涛
甘海民 魏 杰 王 丹 徐庆华
刘洪洋 王云山 张永乐 许雄志
陈 峰 李夏荣 张炜羽 赵 明
戴 文 柳晓康 翟卫民 王亚洲
高庆春 汪永江 张公者 周 斌
尹海龙 仲伟迅 戴家妙 杨中良
何连海 陈 靖
当代印坛新锐提名展作者名单(按姓氏拼音字头为序)
曹文武 曹继锋 曹祐福 陈 刚
陈紫强 成 君 程二* 伏海翔
傅朝阳 高 帅 谷 伟 郭 晶
韩 东 韩春涛 何效义 贺维豪
胡锦秋 胡俊峰 季 溢 贾长庆
姜 轶 焦新帅 矫思倢 金良良
孔祥宇 李 侃 李 滔 李俊平
李明桓 李绍晨 李莹波 李子仲
梁选锋 林李阳 蔺云鹤 刘 斌
刘 建 刘永清 刘玉栋 刘自坤
龙锦营 路 旭 马俊杰 倪和*
尚天潇 史江鸿 宋开智 孙立强
孙长铭 谭 ? 谭文选 汤忠辉
陶殿甲 王 鹏 王 臻 王吉鸿
王 客 王孔瑞 魏晓伟 文 佐
吴汥涌 许贤炎 杨 柳 杨 宇
杨 华 杨牧原 岳 峰 岳 奇
张 明 张 伟 张志鸿 郑 超
中国篆刻网近期活动
中国篆刻网当代印人系列丛书之《印坛点将》实施方案
《印坛点将》系列丛书是中国篆刻网及其实体广州华隽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篆刻出版社合作的一个长期出版项目。主要收集整理包括但不限于⑴西泠印社社员,⑵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展、篆刻展中以篆刻获奖的作者,⑷在西泠印社主办的活动中以篆刻获奖的作者的资料,与作者合作出版。每卷独立成册,分卷推出。具体方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