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遇到一生最大的对手,姜维束手无策 [复制链接]

1#

两句话,一,非常感谢大家。你们是我的骄傲。刚开
  

请东方*事网;百家号、企鹅号、新浪看点的各位,不要抄这篇了,我所有平台都发了都打原创标签了。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郭淮拒蜀偏将*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以备不虞。’於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本文由
  


  下面主要来分析下为什么邓艾能看破姜维的奇兵,也就是说姜维的问题出在哪呢?


  


  关键词在于两个,一是廖化。谚云:“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小小蜀国据一州之地和强魏对抗,然而缺乏人才一直是蜀汉的软肋,姜维安排廖化做为牵制部队也是无奈之举。要是自己去牵制邓艾,让廖化去攻取洮城,姜维也不放心,相较之下还是自己去攻打洮城比较有把握点。而这个廖化确实也不善于用兵,到了白水边就被邓艾看破虚实,来的是廖化而不是蜀*主力,姜维不在。主力没来,用别*牵制我,那用意就很明显了,定是另有所图。作战中*形泄露是最要命的,这样就无法掩盖其作战意图,进攻的突然性就没了。要说廖化完全可以打着姜维的旗号向白水进*,以迷惑邓艾,从记载看廖化没有,而廖化没这样做不能怪他,他本身就没这个脑子,问题在主将姜维没这样安排。


  二是结营。要说没能有效的伪装自己而被邓艾看破虚实还不是最要紧的,还有招数挽救。就是对邓艾实施牵制进攻,拖住邓艾让他脱不了身。事实上要实施“声东击西”之计,这种牵制进攻是相当的关键。一是拖住对手主力;二是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掩护自己的“击西”部队;三是随时变牵制进攻为主攻,这个是说当“声东击西”不成时,要随机应变果断地把主攻方向改到原来的佯攻方向。结果呢,廖化跑到白水边,老老实实屯起兵、布置起*营来了。你在那结营干嘛?和邓艾相持吗?邓艾自己都说了:“吾*人少,法当来渡而不做桥。”这意图太明显了,别说邓艾,估计他儿子邓忠都能看破。被人家看破了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在白水边原驻扎点弄点疑兵骗骗你廖化,邓艾自己带着主力就跑洮城去了,想骗邓艾没成,反过来被邓艾耍了。这个问题也不能怪廖化,人家是执行命令,命令怎么说他就怎么做。问题还在姜维,估计姜维怕廖化不是邓艾对手,所以关照廖化不要主动进攻,把邓艾吸引住就行。可这哪行啊,至少要在那个方向用强势的进攻迷惑邓艾,或者说就算你邓艾看破了但我对你猛攻缠住你,让你不得脱身。这样运用别*“声东”才能争取到主力”击西“的宝贵时间呀。


  


  正因为姜维在“声东击西”时配套措施没搞好,所以导致奇袭计划落空。这也说明凡是运用奇兵作战的,必有蛛丝马迹可以查寻,而这些蛛丝马迹是不会脱离作战的基本规律的范围之内的,要想使用好奇兵或识别对手使用奇兵必须牢牢把住作战基本的规律。


  而是否能真正把握住这些规律只在于一个字——活。正如前面讲的,在*阵中设置奇兵、正兵主要是为了训练,这种训练是为了训练士卒,这种战法学会了、那种战法学会了、一百种战法学会了才能去打仗啊。可以知道《吴子》、《将苑》、《六韬》等等里说的教战都是指训练部队的方法。但教授大将不能仅仅用这样的办法来练,道理很简单可以教会你一百种出奇的办法,也可以教会你一百种判断对手是否在出奇的办法,但要是对方用了没教过的第一百零一种办法怎么办?难道就不会应对了吗?所以教授大将一定要教会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闻一知百,才能活学活用。然而真正能成为大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带兵打仗的人可以用百万、千万来计算,而成为名将的就那么多的原因。

——————————————————

本文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