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吃什么零食 http://m.39.net/disease/a_9110898.html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在其短短的一生(掌权)中,九次发动大规模战争,你的父辈及兄弟皆有因其发动的战争而亡者,那么你会如何评价此人?
东晋史学家孙盛说姜维“不忠、不孝、不节、不义、不智、不勇”。
陈寿于《三国志》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陈寿认为姜维以蜀国之众,穷兵黩武,以致国破身亡。
作为蜀汉后期最高的*事统帅,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姜维的评价为贬大于褒。
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完成了姜维形象的再塑造,后来的毛宗岗更是将姜维形象进行了美化,他高度肯定了姜维之才、赞扬了姜维之忠义,从而促使了姜维由一个普通的降将向儒家贤将形象的转变。
同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更加突出了姜维身上笼罩着的浓厚悲剧色彩。
在《三国演义》中,姜维的事迹主要出现在九十二回至一百一十九回,处于大厦将倾的蜀汉后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受命于危难之际。
姜维师承诸葛亮,在其死后,姜维苦苦支撑了蜀汉*权几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且“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年)春,诸葛亮*出祁山,由于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退兵。
在此次北伐之战中,姜维投降蜀汉。
独具慧眼的孔明非常器重姜维的才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屯*汉中,积极备战。
根据《三国演义》的记载,自一百零七回至一百一十九回中,姜维共进行了九次“北伐”。
姜维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进则冲锋陷阵,勇往无前,退则指挥若定,运筹帷幄。
遭贬谪时则于沓中治*,居高位时恪忠职守,生活简朴,安然处事,与诸葛亮一样,亦为一代楷模。
当然,姜维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也毋庸讳言其过。但这与姜维的功绩相比,犹如白壁之微瑕,并不损害其作为《三国演义》杰出将领的光辉形象。
纵观姜维一生,戎马疆场数十余年,抚羌戎,取陇西,辅国安邦,数次北伐,屡建奇功。他秉承诸葛武侯遗志,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为蜀汉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堪称一代名将,蜀汉良臣而无愧。
但是,战争就是战争,作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读者,也许我们在心理情感上会以“汉室正统”的蜀汉为正义,但正史《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应该才是那个时代的百姓的心声吧,毕竟九次北伐,基本上都是主动出击,恢复汉室就那么重要吗?
正如周星驰版的电影《鹿鼎记》里韦小宝与陈近南的一段经典对白,关于为什么要“反清复明”:
韦小宝:康熙做皇帝,人人有钱赚有饭吃,为什么还要反清复明?
陈近南:反清复明是我的一生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