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味身边常见,却又被人们忽略的良药,入药 [复制链接]

1#
百癜疯 http://m.39.net/news/a_6083935.html

现在中医逐渐得到大众人群的认可,但是很多人却对中医药的常识知之甚少。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中医良药,只不过因为大部分人群缺乏中医药知识,故而不能慧眼识珠,实在是令人惋惜。

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一味身边常见却又常被人们忽略的良药---竹茹。

谈起竹茹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到,其实中药竹茹就源自于我们身边常见的竹子。中药材竹茹是由青杆竹、淡竹等竹类茎杆的中间层制成。竹子四季常青,故而竹茹也是四季可采。

中医在制作竹茹的时间把砍下的竹竿用特制的篾刀将外皮去掉,然后再将竹竿的中间部位刮下呈细丝状,这些细丝状竹絮就是中药里面所用的竹茹了。由于这些竹丝刮下之后一般呈卷曲状,故而人们为了方便储存就将其揉成球团,就如图中所示。

竹茹保留着竹子特有的清香甘冽之气,其药性微寒,入药具有很好的“清肺痰而止咳、除心烦且止呕”的作用,由此可见竹茹的适应症还是比较多的,在实际应用之中也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竹茹入药的适应症:

1、肺热有痰且咳喘不止等情况,可用竹茹。

古人认为竹茹之药效善入肺经,其味甘能润,寒能清热降下,故而对于肺热有痰、咳嗽不止等情况有较好的缓解之效。

比如生活之中我们因感热邪导致热邪犯肺,从而出现痰*黏稠、久咳难愈等情况,就可以用些竹茹煮水代茶饮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清肃肺热、化除黏痰而止咳喘的效果。

传统中医里面则常用竹茹和桑白皮、枳实、半夏、佛手、胆南星等药材配伍,更能添其清热化痰而止咳的功效。

2、心烦郁闷且惊悸难眠等情况,可用竹茹。

在中国人的心中竹子自身就带有一种静心、淡泊的灵*,而竹茹自然也保留着竹子的特性。中医里面认为竹茹入心经则能起到很好的清散心火而除烦的作用,对于心烦不安、惊悸难免等情况,用之常常有效。

比如我们因为生活琐事、工作压力等引起的心中烦乱不安、夜晚燥烦难免等情况,或者因为痰热内扰等引起的此类情况,就可以用竹茹煮茶喝,可以起到清心安神的作用。

传统中医里面对于此类心烦不安之症,也常会用竹茹配伍茯苓、陈皮、知母、麦冬、酸枣仁等药材同用,服之有清心除烦、养阴安神之效。

3、热邪侵胃且气逆呕吐等情况,可用竹茹。

竹茹除了具有清肺热、除心火之效外,对于胃中之热邪也有很好的清降之效。像生活中因为热邪侵胃并伴有呕逆等情况,用竹茹也是有很好的缓解之功。

中医里面常用竹茹配伍陈皮、红枣、生姜、甘草等药材同用煎汤内服,有较好的清胃中之热邪而止呕逆的作用。

此外,竹茹对于孕期的女士出现呕吐等不适反应也是有抑制作用的。女士在此类特殊时间段内不便随意用药,而竹茹取自竹子,既能清热除烦又可益胃止呕,且属无*之品,用之较为适宜。

竹茹入药用量一般在5-10g左右,而其入药品种一般也有两种。一是生竹茹直接入药,其甘寒之力较强而善于清热化痰止咳;二则是用生姜汁炮制为姜竹茹,则更善于和胃止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