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信奉的是佛教还是道教?答案出人意料!
《西游记》表面上崇佛抑道,其实原著中,不乏对佛教的讽刺。
那么,《西游记》作者究竟怎么看待佛教道教?他信奉的又是什么信仰?
《西游记》里有一句话,很能说明作者的态度,这句话就是“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
姜子认为,法指佛法,但是,现实世界里的佛教,是不是正法?这就难说了!
中土即中国,指的是《西游记》文中的东土大唐。中土难生,所以听说唐僧来自中华唐朝,天竺国外郡金平府慈云寺的和尚立刻倒身下拜。
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
中华唐朝人物如何?现在的人,都以为唐朝以胖为美,其实胖并不是唐朝美人的标准,唐朝美人的标准是细皮嫩肉。
《西游记》里的唐僧,长得“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
唐僧一路西去,日晒雨淋,走了数十年,结果始终是个白胖和尚,不仅白胖,而且是“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
唐僧这种嫩得出水的老鲜肉,可不是男人见了嫉妒,女人见了疯狂?难怪女妖精们见了唐僧,都要扑过去。
《西游记》西天取经,路走一半,正遇荆棘岭。拂云叟等四公与唐僧论道。
拂云叟说,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
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佛果,都似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蓏浑言。此般君子,怎生接引?这等规模,如何印绶?
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铁树生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
三藏闻言,叩头拜谢,十八公用手搀扶,孤直公将身扯起,凌空子打个哈哈道:“拂云之言,分明漏泄。”
看来,千年树精这一番雄辩,才是《西游记》真正推崇的大道,修心是根本。
又有寿星的白鹿国丈,用手指定唐僧道:“呵!呵!呵!你这和尚满口胡柴!寂灭门中,须云认性,你不知那性从何而灭!枯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俗语云,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祸。”
寿星的白鹿国丈所言“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槃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获得满朝称赞。
然而,姜子认为,道教独尊,倒也是《西游记》作者所讽之处。作者真正推崇的,是三教合一,中庸和谐之大道。
正所谓“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道家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孙悟空却为名利,恨不得用尽身上八万四千毛羽,到底是背道而驰,忘记了“人身难得”。
人生在世,最难得是贵我。若得贵我,便是忘我,天人合一,始得无为而治,这才是真正的道家老子正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