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PMI指数隐现的通胀迹象 [复制链接]

1#

警惕PMI指数隐现的通胀迹象


摘要:这是该指数在连续三个月回落后,首次有所回升,而且近几个月该指数持续位于临界点50%以上(9月2日《上海证券报》)。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在连续三个月回落后,首次有所回升,而且近几个月该指数持续位于临界点50%以上(9月2日《上海证券报》)。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今年,我国PMI指数从5月份开始连续三个月下滑,在50%临近点徘徊。这使得国内外学者以及国内社会舆论对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下滑风险的担忧加剧。一些悲观者根据我国二季度GDP增速下降以及房地产调控加力和出口面临困境等因素,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而8月份PMI指数止跌回升,无疑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反映出我国经济正在稳步走向复苏。有专家认为,8月份PMI指数止跌回升是季节性因素使然,但是,无论如何都表明中国经济在一片衰退气氛笼罩下,出现了一丝令人喜悦的曙光。


然而,在看到8月份PMI指数止跌回升的有利因素同时,8月份PMI指数组成中的一些具体指标反映出的问题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和足够重视。特别是分项指数中的购进价格指数8月出现急速上升,升幅达到10.1个百分点,需要倍加关注。


购进价格指数8月升幅达到10.1个百分点,超出PMI综合指数9.6个百分点,将带来两个严重问题。首先,这可能对企业成本形成较大压力。8月份PMI购进价格指数为60.50%,而7月份仅为50.40%。其中,前期下跌较大的石油化工、钢铁金属、化纤橡胶价格涨幅居前。未来市场如果不能被有效激活,需求不能有效提高,企业销售仍然不旺的话,很可能带给企业的不但是成本压力而且是库存增大,反映到生产上就是生产能力过剩,从而又反过来对刚刚有点起色的经济构成新的下滑因素。对此,必须予以关注和重视。


另一个问题是,购进价格指数8月份升幅达到10.1个百分点,隐现的通胀迹象绝不可小觑。购进价格指数8月份大幅上涨中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均达到60%以上,其中食品加工业高达71.5%。这些价格大幅提高,最终是要反映到居民的终端消费品价格中,也就是反映到CPI指数里。加之,近期蔬菜价格直线攀升,小麦、早稻、秋粮价格正在上涨,商务部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已经第10周上涨。国际粮价近期又出现暴涨,国际大宗商品例如石油价格虽然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下,但是,美国、欧元区、日本等西方经济体都在想法设法使货币贬值,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预料之中。同时,国内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实施,水电气暖价格又在上调。上述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我国的通胀压力正在增大。


因此,对PMI指数透露出来的通胀迹象必须要提前制定应对之策。从货币*策上来看,加强流动性管理不能放松,银根应该适度收紧,回收市场过剩流动性。笔者注意到,国务院已经下发了促进菜价稳定,严打囤积居奇串谋涨价的通知,关键要在执行力上动脑筋、下工夫。笔者认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要视情况而定,而不必仓促出台,以免助推CPI上涨,加大通胀压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