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国蜀汉最后的名将罗宪为何宁愿降魏也 [复制链接]

1#

很多人都很喜欢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这部名著讲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期间各路诸侯为了抢夺地盘互相攻伐的事。

读三国演义的人很多当然也有些人避免不了把三国演义当成了真实的历史,其实有些三国演义里的事件是跟真实历史不符合的比如温酒斩华雄的在真实历史里不是关羽而是孙坚。

也有很多读者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导致忽视了很多在三国时代非常厉害的人物而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率较低或者一笔带过,比如鞠义。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出都没出现过但是他在三国时期确实非常厉害有名的武将,他就是罗宪。

罗宪字令则,是荆州襄阳人。

罗宪的师父就是蜀汉大名鼎鼎的观星大师谯周,通过谯周的引荐青年时的罗宪也在蜀汉朝廷做了高官,罗宪为人非常正直严整,轻财好施整。

曾提出了很多有利于人民百姓的政策,公元年由于蜀主刘禅宠幸黄皓导致黄皓专权,由于黄皓跟罗宪向来不和刚正不阿的罗宪看不惯黄皓阿谀奉承的样子,上过不少折子让后主罢黜黄皓。

这些黄皓都记恨在心所以他专权后数次想要加害于罗宪,幸得师父从中调停罗宪才幸免于难后面罗宪被贬去了当巴东太守,当时大将军闫宇都督巴东,让罗宪领军当他的副将。

就这样罗宪从文官变成了武将,文官出身的罗宪打起仗来也毫不含糊多次在与巴东流寇的战争中获胜,铲除了几十年巴东存在的流寇问题,由于罗宪的战功再加上自己的上司闫宇被调往了成都所以罗宪成为了巴东地区的一把手。

公元年邓艾偷渡阴平并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率军包围了成都,懦弱的蜀后主刘禅不顾众臣反对投降了邓艾至此蜀汉灭亡。罗宪得到这个消息好,先安抚好永安城中军士的情绪并且斩首扰乱军心的人,骚动的永安城很快就平静下来。

罗宪一边吩咐属下严防魏军来攻,一边派人与远在剑阁的姜维取得联系。很快罗宪跟姜维取得了联系,姜维派人来告诉罗宪他准备策反钟会如果此计可成则蜀汉可兴,让罗宪伺机而动一旦他那边成功便率领永安军士进军成都包围邓艾。

罗宪认为这是个好计策于是每天厉兵秣马,训练士兵。可惜天不站在蜀汉这边,姜维计策失败死于乱军中。

现在整个益州基本都已在魏军的控制之下,但是罗宪依然在坚持等待机会在坚守白帝城两年后此时的罗宪也已明白光复汉室已无可能,自己负隅顽抗将毫无意义。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是降魏第二条是降吴,就当所有人都认为罗宪会降吴的时候(因为毕竟吴蜀是同盟,降吴的话自己更能受到重用而且以后还能借助吴的力量光复蜀的可能)罗宪居然投降了消灭自己故国的魏国,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因为罗宪贪生怕死贪图名利吗?

当然不是,下面来分析一下罗宪降魏不降吴的几个原因。

东吴背信弃义,趁火打劫

大家都知道虽然当时吴蜀同盟已经几十年,但是有吕蒙偷袭荆州和夷陵之战的事例吴蜀早已成为世仇只是迫于魏国强大的压力结了一个表面同盟。

结盟以来联合作战伐魏的战争屈指可数即使是联合作战也都是各自为战,而且蜀汉士兵从内心就看不起东吴士兵,所以在很多蜀汉士兵眼里降吴还不如降魏,其实当时罗宪也曾派使者去东吴求援,但是东吴听说蜀汉失败,派盛曼将军向西而行,表面上假称救援,内心是要袭击罗宪。

罗宪说:“我国倾覆,吴国是唇齿之邦,不体恤我们的灾难,却想求利,我宁可作投降的俘虏。"

便归顺魏国罗宪在被吴军攻打的时候,竟然降了魏。这我就有点想不通了,好歹吴国和蜀国也是盟友吧,魏国好歹是两家共同的敌人吧歹在魏国攻蜀时,吴国还派了丁奉攻淮南以救蜀吧,怎么罗宪就宁愿投降敌人也不愿投降盟友呢?

也许有人说罗宪是在守卫蜀国的疆土,可是看看当时的情景,后主已经投降了,蜀中之地几乎都被魏军占领,怎么还能说是蜀国的疆土呢?

如果罗宪放吴军入蜀,那么国在蜀地还没稳定之时,就能夺取蜀地,与荆州连成一片,这样就基本达到了周郎之前所提出的“二分计划”,就有了几乎可以与曹魏相匹敌的疆土,那么吴国也许和曹魏还有得一拼。

可是罗宪没有给盟友这个机会,即使在自己国家已经灭亡的时候,宁愿投降魏国,把全国疆土都交给敌人,也没交寸土给盟友。

吴国给蜀国将领留下的印象太恶劣了,蜀国达到鼎盛的时候叛盟偷袭关羽,直接导致大业未成,这个时候又来趁火打劫,就是一小人形象,换成任何一个有骨气的蜀国将领都不会投降东吴的。

东吴自己的战略需要且并没有招降罗宪的意图

此时的东吴自从二宫之乱后多年的内乱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已经无力与曹魏抗衡且随时有被曹魏亡国的危险,为了缓解魏国带来的压力东吴必须找到一个方向进行扩张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和生存空间。

但是东吴的扩张地界实在是有限北方是强魏西方是盟友西蜀南方就是海洋了。

终于蜀汉的灭亡让东吴看到了扩张的希望,当时蜀国刚刚被魏国所灭境内很多地方魏国还没有来得及接管且又发生了姜维一计除三贤之乱,此时的蜀汉非常混乱属于百城无主的状态。离得近的东吴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决定先下手为强。

东吴不仅想夺取永安,还想在趁蜀汉的混乱中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金钱和粮食,以便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未来与魏国的竞争扭转被动的局面。这是可以理解的。东吴皇帝孙休第一次派遣将领攻打永安时,刘禅已经开城投降,蜀汉灭亡了。

刘禅投降后,蜀汉没有人站起来继续高举反抗的旗帜,东吴失去了联盟的合作对象。东吴政权在蜀汉灭亡后,已经想到了在蜀中跟魏国争夺利益,并及时做出了应对,却败于永安城下,为何是这样的结果?

我认为,是东吴攻伐蜀汉旧地的策略错了。东吴皇帝孙休第一次出兵偷袭永安时,虽然蜀汉已被魏国灭亡,但永安暂时仍在蜀汉的旗帜下,罗宪当时也没有做出向魏投降的决定。这当然不是因为罗宪一定要继续扛着蜀汉的大旗,他也扛不动,毕竟,他手头上只有两千士兵。

蜀汉灭亡已成定局连国主刘禅都没有再战的能力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此时的罗宪就只有为自己和自己的属下考虑以后了,摆在罗宪面前最好的两条路就是降魏和降吴。

其实对于东吴来说如果此时与罗宪诚心相见去招降罗宪是最优选择的,因为毕竟魏国刚灭了罗宪的故国,东吴招降罗宪比曹魏更有优势。

但是东吴并没有这么做,据史料记载,东吴并没有试图征募罗宪并给他高官,也没有以蜀汉盟国的名义招募罗宪,只是想让罗宪充当炮灰,帮助东吴争夺蜀汉故土的计划。东吴的战略是利用蜀汉的毁灭和蜀国的混乱,试图夺取领土。

也许,东吴收到的信息是,永安只有名驻军,并且认为没有必要花费代价来吸引罗贤,永安已经在自己的包围之中很快就可以拿下。罗宪没有得到东吴的重视,在东吴军队的强大压力下,他不愿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投降,他将没有身份和地位。唯一的出路是降魏,但是降魏之前罗宪需要抓住永安这个机会打好永安之战,让魏看到自己的能力,以换取更好的待遇。

当然,罗宪也或许真认为东吴是背盟,认为东吴不应该在蜀汉亡国之时趁火打劫,由此产生了抗拒东吴的心理,故而选择了降魏。

在东吴不在乎罗宪的情况下,降魏是唯一的选择,并且,魏国在灭亡蜀汉后,实力远远超过了东吴,罗宪也想选择更强的一方投靠。因此,吴军在永安之战的失败很大原因就是忽视文学斗争,只考虑军事斗争。

如果他们愿意主动给罗宪更好的待遇,用利益引诱他并许予高官厚禄可能会有另一个结果。只可惜东吴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认为永安唾手可得,可能东吴军队在攻城这方面确实不太行数倍于敌的兵力却被罗宪牢牢的挡在永安城下等到魏军来援吴军已经失去了夺取蜀汉领地的最后机会。

罗宪被誉为蜀汉最后的名将,虽然也有很多人认为罗宪在最后蜀汉灭亡时没有选择殉国而是选择投降算不上忠臣良将。可回过头来想想,以当时的局面罗宪又能改变什么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