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诸葛亮死后,一位大臣被暗杀,间接导致蜀国 [复制链接]

1#

延熙十六年(公元)春正月朔日,蜀汉举行岁首大会,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悉数参加。酒至半酣时,左将军郭循(侑)突然用小刀刺伤_大将军费袆,数日后,不治身亡。

堂堂一国重臣被刺身亡,震惊了朝野,另人奇怪的是官方对此案三缄其口,另人人心惶惶,原来,事情原尾非常复杂。

费袆,字文伟,今天河南罗山县人,出身寒门,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

《费祎别传》中记载:"祎,雅性谦恭,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

费祎是个清政廉洁,有才干的人,诸葛亮在世时非常敬重他。

诸葛亮南征凯旋时,蜀国官员出城十里相迎。比费祎年龄大,职位高的官员有得是,诸葛亮唯独让年轻的费祎与自己同车而行,另人刮目相看。

诸葛亮北伐时,给后主刘禅写了个《出师表》,里边重点举荐了三个人材:。

侍中侍郎郭俊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食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谘之然后实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可见,诸葛亮对费祎评价很高,是重点培养的干部。诸葛亮在五丈原去逝时,在遗瞩中安排的继承人是蒋琬和费祎。

诸葛亮死后三十年间,费祎任军师,尚书令,大将军,封爵成乡侯,成为蜀汉政权当家人。

费祎主政其间,实行休息政策,一心一意发展经济,这和诸葛亮制定的北伐中原政策显著不同。

姜维是诸葛亮得意弟子,主战派人物,一心想北伐中原。

费祎总是千方百计压制姜维的行动,史书上说:"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众不过万人"。

二人的关糸比较微妙,费祎死后,姜维成为最大受益者,蜀汉的基本国策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十六年春,袆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开始实行北伐政策。

当时,费祎死时,其中内幕扑朔迷离,蜀国上下不愿轻意表态,直到七个月后,曹魏那边传来消息,蜀国官方才对郭循(侑)进行口诛笔伐。

郭循(侑)原是魏国平州人,任中郎将,姜维打平州时抓到他,郭循就投降了刘禅,在姜维提拨举荐下,任左将军。

郭循应该是魏国安插的一个棋子,平时朝贺时总是想方设法接近刘禅,被阻止后,才把目标瞄准了费祎。

费祎性格宽厚,喜欢与人结交,不论亲疏远近。将军张嶷曾劝曰:。

昔日,岑彭率师,来翕杖节,然皆害于刺客。如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应宜鉴知前事,稍为警惕。

费祎久在高伟,难免性格高傲,听不进别人劝谏,终于被刺。

宴会上,君臣们酒过三寻菜过五味后,都有了些醉意。这时,左将军郭循站起来,用马鞭中小刀猛刺费祎数下,数日之后不治而亡,郭循也被当场处死。

当年8月,魏主曹芳下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候,食邑千户,由其子袭爵,并谥号:威候。

魏主称郭循是"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给以很高评价。

蜀汉君臣这才幌然大悟,郭循降汉是有备而来,于是,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

费祎死后,大将军姜维九伐中原,把蜀国积蓄的家底消耗一空,加速了蜀汉灭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