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禅是没心没肺还是大智若愚 [复制链接]

1#

如果人们要指责一个人没心没肺,就会说你就是第二个刘阿斗。刘阿斗就是指刘禅,《三国志》记载曹魏灭掉蜀汉之后,刘禅在洛阳做安乐公,司马昭担心他想着复国,特意给刘禅和原先的蜀臣们演奏蜀地的乐曲。蜀国旧臣们都泪流满面,但是刘禅竟然嬉笑自若。司马昭于是问他“你想念蜀地吗?”刘禅笑嘻嘻的说“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刘禅身为皇帝连自己的国土和臣民都不想念,够没心没肺的吧?但是这真的是刘禅真实的反应吗?

刘禅形象

我认为刘禅可以做到乐不思蜀恰恰是他大智若愚的表现。同是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天天怀恋故国,写些“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类的诗词结果引起了宋朝皇帝的不满和忌惮,最后被宋太宗一杯毒酒送上了黄泉路。相比之下刘禅就显得高明的多了。他知道国破家亡已经无法挽回,自己和家人的命运都任由别人摆布,于是便装憨卖傻、养晦自保,让司马昭麻痹放弃对自己的警惕。事实上精明的司马昭也确实被刘禅麻痹了,对贾充说:“人之无情,乃可至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可见刘禅在他的眼中完全是个草包,他没有发现隐藏在刘禅可笑表像下的大智慧。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形象

刘禅真的不想念蜀国吗?这是不可能的,我相信他虽然没有如望帝亡了国化作杜鹃啼血那样深刻的悲痛,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故国故人故事还是会涌上他的心头让他彻夜难眠。世人都看不起刘禅,只因为他有个英明神武的爸爸刘备,又有一个堪称千古名相的相父诸葛亮,在这两位的光辉之下刘禅显得平庸。刘禅通过乐不思蜀只是保全自身吗?何尝不是通过这个方式保全蜀地的百姓呢?通过乐不思蜀让蜀地的旧臣百姓失望,失去了反抗执念和精神,开始认同魏国的统治和管理。减少了多少没有意义的流血和牺牲呢?有人会觉得刘禅很怂,没有骨气,但是刘禅独自一人担下如此不好的名声,又与何人说呢?

刘禅和相父孔明

有人认为刘禅昏庸懦弱,当邓艾的军队一到达成都城下就投降。却不想想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消耗了蜀汉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蜀国还有可以战斗的兵力和物资吗?刘禅当然可以选择不向司马昭投降,但是几乎必输之局,若作困兽之斗,有何之用?只是会给成都城招灾,让人民受苦。况且刘禅虽然进取心不足,但是还是很体恤臣下,关心百姓的。对有功之臣的后代更是十分关照,关羽张飞的后代男封候女纳后者很多。比之东吴末帝孙皓动不动杀功臣,挖人眼睛,还是要仁德很多的。

刘禅的漫画形象

刘禅虽然文治武功不如刘备,但也稳坐帝位41年,虽然有诸葛辅佐之功,但是在兵荒马乱的三国可以在位这么久也能说明刘禅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孙盛对刘禅的评价就比较中肯“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好了朋友们,我们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了,您是否喜欢呢?有什么不足请指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谢谢大家!在下一期我们将一起讨论隋炀帝真的是无道昏君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