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九伐中原,打得司马家族不胜其烦。于是在司马昭执政期间,得知蜀汉君臣有离心离德的趋势,便发动了征讨蜀汉的战争。
战争的主帅是钟会,他带着十多万大军入蜀。同时邓艾和诸葛绪也分别带领3万大军跟随。那么钟会走了哪条路呢?
实际上钟会并没有走子午谷这条路,而是走的斜谷、骆谷这两条路。所以说,钟会压根就没有啪啪打脸诸葛亮,完全是后人臆想的。
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三国志》
除了钟会以外,不是还有两路人马吗?他们有没有走子午谷呢?对不起,他们也没有走子午谷。邓艾的3万大军,走的是沓中和阴平小道。而诸葛绪的人马被钟会给兼并了。
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三国志》
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曹魏三路大军伐蜀,没有任何一路走子午谷这条路。这是否证明子午谷真不可行呢?
一、魏兴太守刘钦,是否成功走过了子午谷?
曹魏派遣的三路大军,分别是钟会、邓艾和诸葛绪所领导的人马。我们可以断定,这三路人马是没有走子午谷入汉中的。
那么当时没有人走这条路吗?你别说,还真的有人走了这条路,那就是魏兴太守刘钦。《三国志》里是这么记载的:
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诸军数道平行,至汉中。---《三国志》
这就是说刘钦带着自己的人马,从子午谷这条路出发,和钟会、邓艾等人一起出兵,最终到达了汉中。
因此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子午谷这条路,果然是走得通的!刘钦就亲身见证了这条路,所以这是否说明,当初诸葛亮错了呢?
二、刘钦走了子午谷,恰好证明了诸葛亮的推论。
刘钦成功从子午谷进入到了汉中境内,这件事在历史上的讨论,其实是络绎不绝的。不少人开始给魏延翻案,认为当初魏延的说法是对的,诸葛亮太保守了。
那么我们回忆一下当初魏延是这么说的。魏延跟诸葛亮要1万人马,其中5千人负责开山修路,5千人负责攻城略地。
魏延希望依靠这1万人马,从汉中出发,途经子午谷,直奔长安。想法相当美好,可惜诸葛亮予以否决。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定魏延走子午谷的这一做法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诸葛亮担心,曹魏那边也知道有子午谷这么一条道。
只要对方在子午谷的出口处埋下伏兵,那么魏延这1万人马,直接就报销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曹魏到底知不知道有子午谷这条路。
魏兴太守刘钦,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他们不仅知道有这条路,而且肯定还派人打探过全程。否则刘钦不可能轻易就把这么多人带进子午谷。
所以说诸葛亮的疑虑是正确的,魏延能知道这条路,没理由曹魏那边就没有人知道。毕竟你蜀汉要防备曹魏来攻打汉中,而曹魏也得防备着蜀汉来攻打关中啊!
三、韩信走陈仓,和子午谷能否成功,不可相提并论。
魏延给出的理由言之凿凿,他表示要效法韩信走陈仓小道,进而夺取关中之地。如果魏延是第一个发明这个走法的人,那么他就是大牛。
可问题是,韩信在四百多年前,已经发明了这一走法。曹魏派遣郝昭镇守陈仓城,使之固若金汤,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一点,曹魏对蜀地进攻中原的各种小路,都有很深的研究。
第一个用这个计谋的人,那是个天才。以后再想要用这种计谋的人,那就是蠢材了!所以说魏延天真地认为,依旧可以效法韩信,那就大错特错了。
历史上有了一个韩信,就不可能再允许出现第二个走小路出川的人。就算有,那也不是因为对方不知道有小路,只是因为对方疏于防范罢了。
所以说,姑且不论魏延走子午谷是否能够成功,反正肯定存在很大的风险。运气好,曹魏疏于防范,那么魏延可以得手。运气不好,曹魏重兵埋伏,那魏延可就前功尽弃了。
同样的道理,其实邓艾走阴平小道的时候,也是风险很高的。因为早年诸葛亮就在阴平小道的出口处设下过防备,江油也有兵马镇守。
只不过由于诸葛亮去世已久,蜀汉内部对此疏于防范罢了。这才让邓艾捡了便宜,否则邓艾也出不了川地。
四、奇谋是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的。
历史上评论这一公案的时候,都觉得诸葛亮过于保守,没有奇谋。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看看,什么叫做奇谋。
韩信从陈仓小道出川,这叫奇谋。为啥?因为此前没人从小路出过蜀地,大家都是从栈道走的。所以韩信捡了这么一个便宜。
邓艾从阴平小道入川,算不上奇谋。为啥?因为蜀汉那边的确是有人知道阴平小道可以入川的,只不过蜀汉后期疏于防范,这才让邓艾钻了空子。
那么魏延子午谷计策,算得上奇谋吗?其实也算不上。因为从小路出川进入关中,这一方案人家曹魏早就知道了。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魏那边肯定对所有蜀地进入关中的要道,都有重兵把守。所以魏延成功的概率很小。
对方有了防备,你还要用这一招,这还能算奇谋吗?显然不算。所以当明末的高迎祥打算从子午谷偷袭西安的时候,人家孙传庭早就在谷口埋伏了兵马,一举歼灭闯军,活捉了高迎祥。
总结:刘钦能从子午谷走出来,是有原因的。
自古以来,能从子午谷成功偷渡的军队,实在是少之又少。因为子午谷这条路实在是太险峻了,很难让大规模军队通过。
刘钦为啥能过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钦的人马实在是太少了。高迎祥有几万人马,所以被困死在了子午谷。同样的道理,如果魏延带着1万人马也有被困死的可能。
刘钦所携带人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钟会十多万人马,邓艾3万人马,这都是有记载的。一个魏兴太守刘钦,能带多少人马呢?我估计也就在1千人马左右。
越是凶险的地方,所携带的人马越少,就越容易通过。刘钦能通过,不代表其他人也能通过。钟会那十几万大军就更别想通过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读三国历史,建议先读这一套《三国志》,尤其是配有裴松之注解的版本,更有利于了解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
三国志(套装共4册国学典藏版裴松之注)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