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说白了就是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故事。静坐下来,抛开一切正统民心的妄念,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魏蜀吴三个国家中,就蜀国最爱挑事了。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大事,都是蜀国和刘备一伙挑起来的。
君不见,曹操北征袁绍、东征吕布、南征刘表、东吴,处处都有刘备的影子,说曹操是跟着刘备的步伐一路征讨,一点也不为过。
刘备在四川有了根据地后,一天也没消停过,不是南征孟获,就是东征孙权,至于后来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更是三国中后期的主要事件。
为什么蜀国在这三个国家中这么爱挑事,坐不住呢?实力最强的大哥魏国,都没有蜀国那么嚣张,国富民强的东吴,也偏安一隅。
为什么实力最弱的蜀国和刘备这一伙,却最爱挑事呢?以人心推之,我们不难想到,是因为刘备和他的蜀国最心虚、最不济啊。如果他不虚张声势,可能分分钟就被各种内忧外患消灭了。
首先,如果不挑起对外战争,转移蜀国国内人民的注意力,蜀国人民早就把刘备这伙外来政权给打回老家了。虽然刘备他们也不确定自己的老家在哪。
如果不主动对外出击,要是等魏国或者吴国打过来,让战争在蜀国的国土上爆发,那蜀国究竟姓不姓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君不见后来钟会邓艾伐蜀,除了姜维坐镇的剑门关,其它地方是如何摧枯拉朽的。
总之,一切主客观因素,都决定了蜀国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赌上一把,赌自己北伐能胜利,虽然他们也知道,这个赌局赔率很大,赌注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