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厨卫资讯11月24日发表的《探访恒洁谢伟藩,跑好企业马拉松》延伸阅读。
邓艾是三国后期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之一,司马懿之后能与蜀军对抗相持的魏军统帅唯有邓艾。邓艾还是平灭蜀国,拉开统一大幕的主角。邓艾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努力学习、积极追求的结果。因果链显而易见。邓艾的成长与成功也反映了心理学有关原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邓艾最精彩、最成功的的战例是偷渡阴平天险,进而逼迫成都蜀汉政权臣服。而这个案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心理学原理来诠释。下文就从偷渡阴平开始用心理学来讨论邓艾的成长与成功。
弱小的蜀国自从平服孟获、巩固南方后,不断地向强大的魏国发动进攻。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弄得魏国不得安宁。司马昭做足准备后,决定伐蜀,解决这个心腹大患。令钟会、邓艾各率大军平灭蜀国。二将出师后,依靠精兵强将,指挥得法,夺取了汉中、阳安关等要地,威胁了蜀国存亡。但是,蜀国老将姜维再次率兵抗敌,又杀得魏军大败。姜维安慰众将说:“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他还说:“成都山险地峻,非可易取,不必忧也。”钟会大军在取得汉中后果然并无作为。
邓艾深知蜀军能征惯战,蜀道险阻,正面进攻难以成事。于是亲率三万精英,各带干粮绳索出发,偷渡天险阴平之地。又令子邓忠率五千精兵“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邓艾大军在“巅崖峻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寨,沿途留兵把守山寨,行至江油城之上的摩天岭时,只剩二千人马,而岭西之下正是目的地江油,“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令人心寒。“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邓艾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副将有毡衫者裹身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方才渡过摩天岭,后人有诗形容阴平天险说:“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足见人行之艰,难以想象!
邓艾行此天险,蜀军毫无防备,疑为神兵从天而降。江油守军望风而降,继而涪城官吏军民尽皆投降,最终“和平解放成都”,创立奇功!
邓艾在军事行动前将军事计划告诉了盟军首领钟会,钟会表面赞成计划,内心却不以为然,他私下里告诉部下说:“人皆谓邓艾有能,今日观之,乃庸才耳!”;“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事实上诸葛亮生前已防有人偷渡阴平天险,曾拨一千兵马在此安营扎寨,恭候偷渡兵马。后来却被刘禅把兵马撤了,只留下一个大空寨。若有兵守寨,偷渡者有来无回矣!即使无兵把守,偷渡者多半也无法到达摩天岭,纵然到达了也下不去。要不然,邓艾三万兵马为何到达摩天岭只剩下二千人马?邓忠与开路壮士又为何面壁而哭?
邓艾偷渡阴平天险的成功,是战术史上的奇观。若不用此奇招,邓艾、钟会大军虽人多势大,也难以在狭小的蜀地山川施展开来。即使能破灭蜀国,也劳兵伤财、耗费时日,结局难料!孙子兵法说“地无兵不险,兵无地不强”。天险之地若无兵把守,则可能成为一剂麻药,反而掩护了奇兵胜出。钟会和邓艾,恰巧客观上相互配合,演出了“以正合,以奇胜”的大戏,给后人诸多启发。
邓艾偷渡阴平天险的成功,和几个心理学效应有关,下面试析之。
01出其不意效应
出其不意效应是指在对手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打破常规、大胆行动,轻而易举地达到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实现的目标,这在心理学上叫出其不意效应。它具有机密、神速、突然、大胆打破常规的特点,使对手措手不及,在还没有缓过神来时就被解决了问题。出其不意和出奇制胜是分不开的。它强调的是一个“奇”字,不仅思路奇特,行为奇特,效果也奇特。往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兵法强调“以正合,以奇胜”,这也与出其不意效应吻合。
邓艾偷渡阴平天险的成功,完美的诠释了心理学的出其不意效应。如若邓艾、钟会两支大军与姜维大军正面交锋,结果可能是僵持不下,产生转机:魏军长途奔波,给养不便。汉中不稳,蜀道艰难,邓、钟不和,君臣猜忌,这都是魏军的隐患。蜀、魏两军最终谁胜谁负,难下定论。而邓艾打破常规、出其不意,迅速消灭了蜀汉政权,使得姜维大军不战而降,奇迹般地解决了伐蜀军事行动,创造了光辉的战绩。
02冒险法则
邓艾偷渡阴平天险的成功,也可以从心理学上的冒险法则来解释。我们经常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这就是所谓的冒险法则。如果刘禅没有撤掉诸葛亮生前安扎在阴平天险尽头的一千士兵,邓艾大军就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和诸葛亮首出祁山拒绝魏延从子午谷出五千奇兵的建议相比,邓艾真是大胆得出奇!结果收益也大得出奇。使得心高志大的钟会也不能不服。邓艾的行为有孤注一掷的性质。而魏延只不过要求带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罢了。即使中了埋伏,也于大局无大碍。这个用兵如神的诸葛亮真是小心得过头,谨慎得可怕!因而无法统一中原。
为什么邓艾敢于冒险,而诸葛亮、钟会都反对冒险呢?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解释,我在这里顺便提醒大家注意一个现象,诸葛亮、钟会都是在初次出征的情况下反对冒险的,他们才华出众、智谋超人,自视也甚高。初次出征没有吃够苦头,觉得机会很多,再说冒险也往往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能够规避的风险还是要尽量规避的。而邓艾长期和蜀军对阵,深知蜀军不好对付,只有大胆行动,才能出奇制胜。所以邓艾更可能选择冒险,这不是单纯的诸葛亮、钟会性格保守,这里有一个节点问题,人在产生焦虑心理后也往往更容易冒险。
无论如何,邓艾的冒险精神、冒险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值得学习、思考、效仿的。邓艾因为冒险达到了人生高峰,创造了人生精彩。现在有些人爱说:相信相信的力量。邓艾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要不然,在摩天岭绝壁面前,他不可能第一个裹毡滚下绝壁,迈向胜利的大道。
03过桥抽板效应
拿破仑·希尔创立了成功学。他在畅销书《思考致富》中提出过成功学的一个理念“过桥抽板”,他告诉我们:在做一件不能轻易实现的事情时,最好把自己的退路切断,这样才能激发自己所有的潜力与激情。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直到取得成功。读者称此为过桥抽板效应。偷渡阴平天险的战例也诠释了过桥抽板效应。
邓艾在行动之前,他的盟军首领钟会就预计邓艾大军将进退维谷、疲惫不堪,直至全军饿死。事实上,钟会的预测也是颇有道理,比较客观的。幸尔刘禅事先撤走了守险人马,即便如此,邓艾大军依然无路可走,所以邓忠及其开山壮士“尽皆哭泣”。惟邓艾义无反顾,带头从绝壁之上一滚而下,深入虎穴,直取虎子。方才使随行军士死中求生、死中求胜。滚下悬崖,抵达江油,而出奇制胜。邓艾大军如果还有可选择的道路可走,恐怕就没有如此巨大的成功。
在邓艾取得巨大成功之前,西楚霸王以破釜沉舟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奋力拼搏的光辉样板。然而,事到临头,许多人还是会缩手缩脚、畏缩不前。这就告诉我们:勇往直前的素质是要长期培养的。一些优秀人士也会患得患失,错失良机。这是值得警惕的。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都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竞争与博弈,拼的不仅是实力,不仅是智慧,它还拼勇气,拼态度与决心,在关键的时候,勇气与决心异常重要。
04荷塘效应
荷塘效应近几年来越来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