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冬补冬,给心脏病人补点姜 [复制链接]

1#

立冬是四时八节的大八节之一,一般时间在阳历11月7-8日之间,这是有特殊意义的时间。

“冬”字的本义是终结,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会针线活儿的人在线两端都打上结,即是冬的形象。但它后来借用,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说文解字》:“冬,四时尽也。”冬因此特指一年之中第四季的三个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准备冬眠。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诗经》里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名句。

《礼记·月令》说立冬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天文学上也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人冬。我国地区差异之大在立冬节气上也有表现:北方大地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华北地区出现初雪了,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都能见着,南方还是艳阳高照,最北的地带跟最南端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冷空气开始在大地上肆虐。

立冬,意味着阴阳不交、天地不通、上下不通,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更加少了,虽然大地贮存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消耗掉,此时还不会太冷,但气温已经逐渐下降。

立冬的大地,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传统文化中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人们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立冬时节的营养以增加热能为主,古训有“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之说: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说:“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民间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开春打虎”“立冬补冬,补嘴空”等说法。

那么,对于心脏病人来说,立冬补点什么好呢?我们建议可以适当吃点姜。

早在周代,姜已被人工栽培。孔子“每食必姜”。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称赞姜能疆(强)御百邪。”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李东垣对姜推崇备至,提出“上床萝卜下床姜”的养生名言。

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尤赞赏姜的多种用途:“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在民间,有“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等谚语。用姜制作的蜜饯姜、五味姜、甜酱姜、糖姜、脆姜、姜茶、姜酒、姜粥等各色食品不胜枚举。

生姜。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鲜根茎,其色鲜*悦目,其形匀称赏心,其味辛香可口。自古以来,无论是名家还是百姓,皆识姜为美味佳品。英国科学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可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可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

干姜。把生姜晒干或烘干,就制成了著名的中药——干姜。《珍珠囊》说:“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陈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干姜味辛性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历代医家认为,生姜为止呕吐之圣药,而干姜为脏寒之要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