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之72峪总序
//
★
总序
秦岭之72峪
这里给出的范围命名为秦岭,是指狭义的秦岭山脉。也就是秦岭的陕西段。那么这72峪的范围又是什么呢?北以西段(宝鸡市区以西)渭河为界,中东部则以关中平原为界,西到宝鸡的坪头镇,东到潼关的桐峪镇,南则以秦岭的主山脊为界。东西长约多公里,南北纵深则以平原至主山脊的距离不等。而这72峪也可按照行*划分为宝鸡、周至、西安、蓝田、渭南五处。按自然要素划分则为西段(嘉陵江、清姜河和石头河之间),中段(桃川河、石头河和灞河之间),东段(灞河和西峪之间的华山山脉)三段。
而72峪的版本很多,从古至今有很多的学者和地理专家都有不同的见解。而我对72这个数字概念的理解,就如同西游记里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一样,而这72种变化代表着道家里的72地煞。而非要在这多个峪口里挑出72个,那就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峪呢,拆分开来为山与谷,其实也正是这个字的含义。没有两山的相夹就不会有谷,而没有谷则更没有峪。峪乃大谷也,而大峪则为硖(古同峡)。宝鸡峡的入口便有一镇名为硖石镇,则可加以说明。而在追溯硖更大者谓什么呢?那便是原了。而关中平原就是众多硖的演化和组合。没有山便没有谷而谷的最终演变则是平原。这正是地球自然地貌的循环。而这72个峪则是变化的开始和发展。
秦岭72峪,自东向西,自低向高,自北向南,春夏秋冬,大自然再此无限变的演化着。而在这演化的长河里,河流、大山和万物滋养和丰富着我们的眼界和内心。而在这历史的长河里,众多的文明和历史以宝鸡(新时期、周)、户县(周)、咸阳(秦)、古长安城(汉、唐)、为起点向着秦岭的这72个峪口辐射着。而在这72个峪口里时至今日更多的文明和历史依然如故,等候着每一个心怀希望的你。而宗教这一人类图腾和封建社会统治及文化传递的代表更是在这72峪里繁荣并延续着。佛家的八大宗派中六个祖庭都在陕西,3个都在这72峪里。道家思想和老庄思想在这72峪间互相共进、发扬光大。
本人山名“小辫”,人如其名,头扎一个小辫。八年来服务于众多驴友并寄情于秦岭山水之间。现创立山野无痕户外俱乐部,在年,希望和大家一起更深入的了解秦岭,保护秦岭……
★
我心目中的72峪
1
秦岭72峪(西段)
嘉陵江、清姜河和石头河之间
西段72峪八峪分布图:
(点开可缩放)
1、清姜峪
选择理由:古为炎帝及母姓姜嫄生活和部族繁衍的地方,炎帝死后也再此长眠。连接关中、宝鸡及巴蜀的陈仓古道。今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以及省道贯穿其间,使其成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另外北有清姜河,南有嘉陵江,这两支水系滋养着上百万的当地人民,这条河,这个峪陪伴着世世代代的宝鸡人。
位于清姜峪口的常羊山炎帝陵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修筑(宝成线)
清澈见底的清姜河
2、宝鸡峡
选择理由:峪之大者谓硖(同峡),众峪之最大者,众峪之汇集者。渭河的咽喉之地。关中大地孕育者---渭河的出场地。
3、菌香峪
选择理由:峪道迂曲迂回,山脊便是宝鸡的命名之山--鸡峰山。其山也是宝鸡古八景之一,山势险峻且独具魅力。
鸡峰之巅
远观鸡峰山
4、清水峪
选择理由:全真七子之首马丹阳祖师修行地,另有东西岔河,汇聚而成的清水河流经全段。西岔河也正是鸡峰山水库的水源地。
峪名如其水
5、马尾峪
选择理由:古今太白县与宝鸡的交通要道。
省道(磻太公路)
6、磻溪峪
选择理由:长春真人丘处机穴居六年成书《磻溪集》之地。
长春真人修炼图
磻溪峪中的磻溪水库
7、伐鱼峪
选择理由: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古磻溪之所在。
峪中的丢石
姜太公的钓鱼台
8、斜峪
选择理由:褒斜古道的北口,斜峪见证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星落秋风五丈原。
斜峪口的石头河水库
2
本期活动
秦岭72峪(清姜峪)
人文始祖,交通命脉
清姜峪
文--小辫
走完这里的山水后,清姜这两个字更加的深刻。清呢,就是形容这里的山水。而姜呢顾名思义就是取自炎帝的姓氏姜氏。距离不远处便有一个清水峪,假如在这边没有炎帝的贡献和生活的话,后人也会以清水、清溪等命名吧。
清澈见底的河水
远在新石器时代,炎帝带领着部族从高山走向原野,开始了人类的文明。原始的渔猎及采集业随着日趋增长的人口,已经远远不能解决人们的温饱,这时一个伟大的首领神农氏带领着他的部族开始将植物和动物人工养殖,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养殖业和农耕文明开始。而在这期间人们需要驱赶和抵御动物和外族的入侵,削木为弓,炎帝的部族有了属于他们的武器。而多余的粮食和肉需要储存以备冬季使用和来年播种,这时陶器的烧制也应需而生。随后食物的加工储存和酿酒也随之开始。与此同时有了更多的余粮和农副产品,最初的物物交换的商业形式也拉开序幕。而当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后,对美的追求也促进的纺织的开始,对内心愉悦的追求促进的乐器和音乐的发展,人们开始织布着衣,以乐为乐,开始拉开了文明社会的新篇章。而这一漫长的文明过程显而易见并非炎帝一人之力,但一个好的领导人却能促进这一过程更高效积极的向着好的一面不断发展。自此一个伟大的部族不断地繁荣扩大最后和*帝的部族合二为一形成了炎*统领的中华民族。时至今日,姜城村、神农镇、常羊山这些地名和清姜峪的山水还在诉说着年前的伟大篇章。
中华民族文明之初
而在这里秦汉唐千余年间,一条南北的秦岭大动脉--陈仓古道随着*治及经济的原因在此不断兴衰。始于秦的陈仓古道因秦岭北口陈仓县(今宝鸡)而得名,沿渭河谷地从废丘(今兴平)起经咸阳、好畤(今乾县,读zhi,意为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而当地人一致读为si,应该是关中方言sh和s不分的原因吧,这里又一读音为shi,而读shi的时候为移栽、分种之意,这和本地为祭祀天地和五帝的固定处所将大相径庭,所以本人觉得应该读zhi)、邰(今武功)、雍县(今凤翔)、秦岭北自陈仓(今宝鸡)始入清姜峪出大散关翻越秦岭西段主脊分水岭顺嘉陵江而下至凤州(今凤县)、转两当河经故道(今甘肃两当县)穿永宁河、长峪河至徽县,再经洛河至嘉陵江到沮县(今略阳),沿沮水而下至汉江顺河而东至沔阳(今勉县)、褒中(今褒城镇)至南郑(今汉中)结束。
秦时的陈仓古道示意图
而到汉朝,刘邦依靠着韩信的良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褒斜道大力修复当年自己烧毁的栈道以迷惑驻守陈仓的驻兵,而出奇兵从陈仓道袭击陈仓取得胜利,一并攻入关中。为汉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坐落在陈仓道上的关中四关之一大散关(西关)
唐朝的陈仓道被辟为驿道,一里一堠(土堆),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三十里置一驿站。成为唐王朝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驿道,也是唐王在躲避关中战乱时的便捷通道之一。
而今新中国的又一开篇型铁路“宝成线”同古时的陈仓古道异曲同工之妙开创了新中国大西南和北方的连接,到年1月1日正式通车,再到年借助苏联的电气化铁路技术和国人的不断开创完成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自此中国铁路的发展也步入了全球铁路建设的新高度。
宝成铁路翻越秦岭的观音山8字形3层展线
远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炎帝带领部族开创人类文明,中在秦汉唐巴蜀和关中的串联,近在清姜峪的观音山是宝成铁路8字形3层展线铁路的修建。这无疑都体现着中华儿女在人类文明的前进史中的智慧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行程安排:
线路简介:清姜峪—太平庄—麻地沟—滴水崖—西沟—*泥沟(全程14KM,拔高M,下降M)
线路特色:1.探访人文始祖
2.观交通大动脉
3.赏便道迎春花海
4.俯瞰宝鸡及炎帝陵常羊山
夹道的迎春花
山下的宝鸡
出行交通:
1:动车(建议交通)
去程:年03月16日早可乘坐西安北--宝鸡南D(07:25-
08:32)或D(07:36-08:37)票价51.5元
返程:年03月16日晚可乘坐宝鸡南--西安北D(18:33-
19:40)或D(07:05-20:00)票价51.5元
2:自驾(不建议交通,因往返距离约公里,旅途过于疲劳)
宝鸡市至活动目的地往返,统一乘坐旅游大巴。乘车地点:宝鸡南(03月16早09:00发车)
装备要求
单日装备要求
装备类别
装备
备注
服装
抓绒/毛线帽
——
头巾
——
外套+抓绒
强制
冲锋衣/雨披
强制
软壳长裤/冲锋裤
——
徒步鞋/重装鞋
强制
徒步袜/羊毛袜子
——
炊饮
个人路餐
强制
饮用水
强制
个人零食
强制
手杖
强制
冰爪
强制
雪套
强制
其它
15—20L背包
强制
头灯/手电
强制
零钱
——
电子产品
——
充电器
——
个人身份证
——
注:红色标注为强制装备。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03/16
活动地点
清姜峪滴水崖
活动费用
65元/人
费用包含
交通费、保险费、活动组织策划费、领队费,公共器材及药品费
退款说明
活动前一天中午12点整以前接受活动退订
报名咨询
1.小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