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得儿子越来越大,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前官庄的二姑来过好几趟了,说她隔墙东邻家高大舀子的闺女小雨人勤快能干,懂得体谅父母,家里地里的活都是一把好手,和姜老汉的儿子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可姜老汉始终拿不定主意,因为这闺女属兔,比儿子大三岁。虽然这闺女姜老汉见过,长得有模有样,挺讨人喜欢的,可在姜老汉的心里总觉得媳妇比儿子小点才是正办,所以一直犹豫。
这天是清明节,二姑和大姑都回娘家上坟。二姑又为这事叨叨上了,“我说哥呀,上次你说考虑考虑,这又过去二十多天了,你倒是考虑了没有呀!人家闺女可是提亲的踩断了好几副门槛了,你要是再犹豫,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那个店了,到时候后悔可别怨我没提醒你。”
“闺女是不错,我还是觉得年龄上大了点。”姜老汉底气显得不是很足。
“说啥呢?大怎么了?不就大三岁吗?女大三,抱金砖,好多人还巴不得找个大的呢!再说了,三岁叫大吗?嫂子比你大五岁,当初你怎么那么上杆子同意呀!好了,就这么定下吧!我给你做主了。”这二姑都五十好几的人了,说话还是那么快人快语。
“好吧,那就见见面看看。”姜老汉还是有些犹豫。
“见什么面,又不是不认识,人家那里我早说好了,只要你同意了,咱立马决定定亲的事情。明天我就回去跟人家说,你准备准备,三天后让闺女她爹来跟你们商量吧!”二姑生怕姜老汉反悔。“我可告诉你,你可得好好招待人家。”二姑知道哥哥的脾气,不放心,又嘱咐了一句。
三天后,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一丝风也没有,正是一个大好天,高大舀子来了。姜老汉客客气气地将准亲家让进了屋子,然后回身跟老婆子商量如何招待。
“昨天柳疃集,我说买点菜、鱼的,再割点肉吧,你就不同意,这可好,人家都来了,我看你怎么招待人家。”老婆子还在为姜老汉的家长作风不满。
“你懂个屁,日子是一天过得吗?菜、鱼、肉,哪样不得钱,你会拉(屙)钱?还是北海摊上能潮上钱?我早想好了,咱家天井(院子)里不是种的韭菜吗?过了年的头刀韭菜又嫩又香,算他老家伙有口福,炒上一个,拌上一个,再加上咱家平时吃的咸菜和酱,四个菜还不美死他呀!”姜老汉早已胸有成竹。
……
第二天,二姑又来了,一进门就叨叨上了:“哥呀,你怎么招待的人家呀,人家怎么回去说你家家底子太厚,配不上大侄子呀!还说,二十个盘的场面,人家第一次经历呀!”
“这炒九(韭)拌九(韭),二九一十八,加上咸菜酱,不正好二十样吗?我二十个盘待他,他还不满意?不就大三岁的老闺女吗?像谁稀罕似的……”姜老汉心里底气终于足了。
本文写于年3月6日
往期回顾
姜老汉一家的故事2——借蒜臼子
姜老汉一家的故事1——走亲戚
化江传奇3——赶集与喝汤
化江传奇2——住店
化江传奇1——打住卤了
跳槽(小说)
一个包子引发的血案(小说)
寒江钓雪
分享就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