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帕友故事ldquo我相信科学与知 [复制链接]

1#

“我相信科学与知识的力量!”

——姜阿姨的抗帕宣言

姜阿姨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机械仪表师”,这是一份与成百上千精密仪器打交道的工作,既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心灵手巧。

祖籍东北的姜阿姨生活在昆明,兼具了北方人的豪爽与南方人的细腻,街坊领居都为她的热情细心称道。但偏偏是这样一位热心豪爽的阿姨,在年却被帕金森症点了名。

早在两年前姜阿姨的病就初现端倪,吃午饭的时候忍不住颤抖的手,甚至无法握住的碗筷都无时不刻的在提醒着姜阿姨病魔的到来。姜阿姨心里总会有一阵莫名的恐惧,害怕结果渐渐走向那条她最不希望的道路。

最终在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症。“我感觉我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天都塌下来的那种。”受过高级知识教育的姜阿姨知道帕金森症代表着什么。

患病后的姜阿姨生活质量一落千丈,热爱旅行的她被困在家中,连出门也成了奢望。尽管她有意识的保养自身,注重锻炼。但是病情还是在不断地加剧。

这让姜阿姨一度绝望。

但是,从小的教育经历无时无刻的提醒着蒋阿姨,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与知识的力量。姜阿姨开始走进书店,查阅书籍广泛的学习关于帕金森症的知识,总结方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属于保养方法,她就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化作自身的力量。

靠着药物与自创的疗养方法姜阿姨度过了八个春秋。但长时间的服药给姜阿姨带来了许多的不适,姜阿姨知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八年间她也在不断地寻找着能够更好的医治方法,并在年了解到针对帕金森的美敦力脑起搏器,经过仔细了解和考察,毅然决定接受脑起搏器手术。“做手术前我有一点的担心,但我相信科学与知识的力量!”姜阿姨信誓旦旦地说。

心中的担忧与不安,在开机的一瞬间,被喜悦与兴奋替代而抛之脑后。原来走路说话都成问题的姜阿姨,几乎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眼前的自己,来回走了踱了好几步,确认着自己的状态。

重拾健康与活力的姜阿姨,举手投足之间都恢复了以往的豪迈与自信。她重新捡起了放下许久的双肩包与丈夫开启了久违的旅行。张家界、海南、海宁岛甚至是越南、欧洲都已被姜阿姨所征服。“第一次有出行那么轻松的感觉!”姜阿姨高兴得像个孩子。

[姜阿姨手术医生赵宁辉接受电视采访]

姜阿姨手术医生

预约赵宁辉医生

赵宁辉

昆明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神经外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中国医师学会西部神经调控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全国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委员

主持各类基金8项,其中国家基金2项,省级基金4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作为第一获奖人获云南省科技论文一等奖及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预约施国林医生

施国林

昆明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医师

?曾到医院学习功能神经外科,对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的DBS治疗及术后程控管理有较丰富临床经验

?多次参加中国帕金森病病例程控大赛,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

?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康复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障碍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线上义诊

8月13日(周四)19:00,昆明医院帕金森专家团队赵宁辉教授,韩剑虹教授,施国林医生、王颖医生准时与您线上相聚。

为方便云南地区帕友交流,现建云南帕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