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真的是来自潮汕的姜薯 [复制链接]

1#

潮汕人围炉有很多的讲究,菜品中一般有两个甜品,其中之一就是姜薯汤,这个习俗在潮阳一带尤为盛行。姜薯是潮汕地区独特的物产,过年吃姜薯甜汤更有祝愿新年生活甜蜜美满,吉祥如意的寓意。

姜薯以潮阳河溪上坑所产最出名。有一首叫《美娘》的潮汕民谣这样唱:

美娘想食乌豆干,

又要想食海底鳗,

想食葡萄姜薯汤,

想食青梅槌白糖。

这里提到的姜薯汤,在港澳等地称为潮式糖水姜薯,可以说是潮汕一种很乡土很民俗的食物了。姜薯汤又分两种:街边摊档所卖的,都是现场刨成薄片,在糖水里滚上两滚就起锅,这时薯片微卷,吃起来酥脆爽滑;家里做的,因为姜薯粘滑难弄,一般都切成小段块,煮熟后香松如芋

很多人认为姜薯是广东潮汕特有的乡土民俗食物,一是因为姜薯很可能是潮汕特有的物产,二是只有潮汕人才会把姜薯作为广泛食用的食物来对待。

仅有潮汕有姜薯

姜薯其貌不扬,表皮灰黑粗糙,还长着根须,个子曲里拐弯,既像姜形,亦像番薯,外地人常常不知为何物,只有潮汕地区的人特别了解它,特别钟情它。姜薯以块茎形状和颜色如姜得名,仅潮汕地区有出产,其他地方所产皆不能称之为正宗。

据说,潮汕人食用姜薯的历史至少上千年,而根据《惠来县志》提到的“薑蓣”,指的无疑就是“姜薯”,是潮汕地方志书中找到的有关姜薯的最早记载,说明最迟在清初的时候,潮汕人已经开始种植和食用姜薯了。而除了潮汕地区,至今尚未有相近类似的品种在其他地方有出产。所以说,姜薯是广东潮汕的一大特色。

潮汕地区很多地方都出产姜薯,当中要数潮阳、惠来、南澳岛等滨海地区的姜薯最为有名,其中又以潮阳区的河溪镇(上坑村)、西胪镇、棉北后溪所种植的姜薯最出名。由于当地特有的乌土沙田,所以当地产的姜薯品质十分优异。

其块茎皮薄光滑、肉质洁白香嫩,富含粘液质,清爽滑润,吃起来具有独特的香味。而且根据烹煮方式的不同,姜薯吃起来可以有两种口感,或酥脆爽滑香松如芋,既像山药,又像番薯。

刚才所说了姜薯可以煮汤一碗“姜薯汤”在潮阳人心目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象征着甜蜜美满、吉祥幸福。

姜薯汤

姜薯除作姜薯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吃法。如把姜薯切块加白糖和猪油文火煮成焖姜薯,吃起来甜润可口;把姜薯刨片炸熟拌白糖做成姜薯酥,香脆甘甜。

姜薯桃

把姜薯炊熟捣成泥拌上糖,做成桃、杏、柿等果品形状,随时蒸热可吃,口感细腻软绵。

将姜薯渗入白糖绞成薯泥,放在器皿蒸熟成姜薯酵,状如凝脂,松而不粘。吃火锅时加上姜薯可使汤底粘稠,时间长还会融化在汤里,口感好补脾胃。

姜薯是冬末春初收获,一直到夏初也可以尝到,不过姜薯容易烂,不大好保存。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以及在内地其他地区的潮籍乡亲回乡探亲后,姜薯是必须带的手信,不但是带走一份礼品,更是带走一份浓浓的乡情。

来源:一齐揾鲜味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