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丨话务女兵养成记 [复制链接]

1#

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邓舒楠

姜迷,一位来自贵州的小女生,却为了成为一名共和国话务兵。选择来到话务连,从下连开始就怀揣着走上机台的梦想,不断努力拼搏。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这位看似身形柔弱的女孩儿,每天干劲十足,勤练话务“本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从当初业务水平零基础的情况下,成长为一名具备独立值勤能力的“准”话务员。

都说话务兵很辛苦,可姜迷最不怕的就是吃苦。然而当她真正坐在话务机台上的时候,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话务女兵,需要经历的考验和磨难简直难以想象。作为话务兵,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功底。自认为背功还不错的她,起初觉得并不是什么难事,可当看到老兵扔在她面前那一大推训练计划时,小姜张大了眼睛。训练计划表上话务基础知识、应知应会题库、案例汇编、故障分析处理……密密麻麻的学习内容,要在两个月内熟记于心,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但对于遇到的第一块“硬骨头”,她没有选择胆怯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更加认真学习。遇到复杂的理论,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用随手小册子记录下来,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温习;遇到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及时向师父、班长、老兵请教,做到三清:问清、记清、搞清。业务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了她每天学习后的所学所感所悟,不论是在周考核还是在月考核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这样,话务兵的血液开始在她身上一点一滴的积累流淌。

就在她以为攻克了那厚厚的一沓理论,终于可以上岗值勤的时候,又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在她的面前——实操。“这个‘杂’字,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手要像握鸡蛋一样放在键盘上,而不是贴在键盘上。”

“手的键位不对……”

在机上实操中,普通话不标准、工单填写慢等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向她飞来。起初由于地方口音严重,导致她的值勤用语很有问题,无法与用户流畅的交流沟通。虽然语言习惯是20多年养成的,但不能改变自己的口音,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话务兵。她边查字典边读报纸,每天看新闻时跟着主持人一起练习发音,时常对着镜子苦练口型......,“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普通话水平逐渐上升,如今她已经能够很流畅地与用户交流了。

为了保证工作效率,话务机台的文字输入一律使用五笔字形,对于五笔打字,她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却是一个勤奋的小家伙。初上机时,由于打字慢,跟不上用户所报内容,也无法按时限规定在30秒内将工单填写完整,被领班的老兵批评的很厉害。一次次挫折让她明白,自己离合格的话务兵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能提高打字速度,达到合格要求,她知道只能在训练上给自己“加码”,别人每天打四篇字,她就要打六篇字,训练教室里总是只剩下她一个人还在坚持打完自己定下的任务。凭着她的一股拼劲和韧劲,如今她不仅能实现文字快速录入,而且可以轻松的在时限要求内将工单填写完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从初出茅庐的新手到现在时刻准备迎接“话务员上岗考核”,这并不是一个简单而轻松的过程。“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艰难险阻,就怕自己投降。”这正是姜迷的座佑铭,迎难而上的信念给了她动力,而她用持之以恒的努力给了自己最好的证明,如今,新一代共和国话务女兵正在成长,让我们拭目以待,去见证她走上机台的那一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