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大仲村镇涝坡村、索村村民的门前院巷
可以看见一排排生姜
井然有序的摆放在地上
村民一手拿生姜
一手拿木棍和木刷
为每一块生姜“梳”泥焕颜
丰收的喜悦
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涝坡村一位姜农说:“每年这个时候来我们村,都可以看见每家每户从地窖里搬出大姜在家门口清理泥沙、晾晒的场景,可以说是咱们大仲村的晒姜一条街,俗话说‘货卖一张皮’,我们就希望咱们镇上大姜的好品质也有好品相,能卖上更好的价钱”。
洗姜、晒姜
大仲村镇历来就有种植生姜的传统优势,全镇种植面积达余亩,种植大户每家种植10多亩,小户每家种植集中在2、3亩。因涝坡村、索村等周边土地具有土质疏松、酸碱度适宜等特点,适宜生姜生长,所以目前主要集中在这一带。
据统计,大仲村镇生姜种植平均亩产-斤,今年市场行情每斤5元左右,一些种植大户年收入可达60万元左右,小户每亩也可收入5万元左右。生姜的规模化种植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下一步,大仲村镇将聚焦姜农反映的周边缺少收购市场、土壤重茬导致生姜病虫害等问题,坚持调结构、兴产业、富口袋,引进新技术、拓宽新市场,大力发展规模化优质高效农业,计划年将生姜的种植面积增加到亩,同时配套深加工等相关设施,形成生姜生产深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由于系统的限制,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