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漢字 [复制链接]

1#

漢字之道㈠

汉字的产生

汉字的造字原则以及发展演变

大家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是神传文化。所谓神传文化,就是指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高级生命,把他们对于宇宙时空和万物众生的认识,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给人,然后在世间以不同的文化形式确立并流传下来,可以让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的人通过学习思考,能够对天地宇宙和万物众生保持正见,对于自身的处境也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使人神性的一面不至于完全迷失于红尘之中。而这些神传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比如社会制度、人伦道德、三教九流、琴棋书画、婚丧嫁娶甚至于举手投足等等,几乎是无所不包,其中都贯穿和蕴含着高级生命对世人的规范与要求,慈悲与关爱,启示与嘱托,甚至于还包含了这人世间所有一切存在的答案和谜底等等,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虚心学习,就能够有所体悟,有所认识,有所收获。同时,神传文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根本目地,那就是当历史的进程发展到最后一步时,当最终最后的大事要出现时,能够圆满的承载和表达宇宙大道,能够让人依此学习和领悟到不同层次的大道的内涵,从而起到救度众生的作用,那么这就离不开我们的神传文字——汉字了。因为宇宙的大道内涵无限,智慧无限,是造就宇宙时空和万物众生的根本,也就是说,一切存在都来源于道,人世间的所有一切包括各种文化形式在内,都是大道的体现,那么我们的汉字也不例外。由此看来,汉字的内涵就是无所不包、无所遗漏了。《易传》中有句话: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对人来说,汉字的整体内涵是圆满无漏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汉字的认识不够圆满,都是站在自己的境界和角度的认识。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对大道的理解,站在道家的基点上,根据太极原理来谈一下对汉字的认识。因为层次和思维方式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读者慈悲指正。㈠汉字的产生太极原理认为,无极生太极。在传统文化中,无极,也称为无,无极(无)就是大道本身。生的含义就是创造。太极就是有、存在,是指包括宇宙本身在内的一切生命和物质。这一切存在都是无极(道)的意志的体现。那么做为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语言载体——汉字,它的创造过程也同样符合了太极原理,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作一说明。大道至简,在所有的汉字之中,能够象征无极(无、道)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丶”字。丶字的含义是制定法度、分辨万物、明确是非等等,其读音与含义同今天的“主”字。其他所有的汉字都来源于丶,都是丶的体现,都属于太极,一字一太极。从汉字的笔画结构上看,“丶”字的结构就是一个点,这个点可以任意变化,随机组合,由此而产生了其他的文字。这个过程,就如同无极生太极的过程。而太极之内,是分阴阳的。太极之内的阴阳,其最原始的表达方式用文字来形容就是一横一竖:“一”和“丨”。这一横,就是一个独立的汉字,读音是一(依yī),是大道的象征。所以在传统文化中,一,也经常用来表示道。比如《道德经》中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万物众生其最好的状态是因为完全同化于大道。所以这个“一”字,它最本真的含义就是道。同样,这一竖“丨”也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其读音是gǔn(音滚),其含义是上下贯通。所谓上下,就是指宇宙之中的不同层次与境界。贯通,是指贯穿和连接,通也有通道和通达之意。在太极原理中看,横向的为阳,纵向的为阴。大道为阳,不同的层次与境界为阴。所以一为阳,丨为阴。如果再从现代哲学的角度来说,一象征宇宙的精神,丨象征宇宙的物质。这一阴一阳,一横一竖,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个“十”方世界。而人世间是一个阴阳颠倒的世界,所以对人来说,横向的为阴,纵向的为阳。太极之中的一阴一阳在相互运动中产生了万物众生,那么汉字的造字原则也是同理,那就是这一横一竖,一阴一阳,经过不同的组合、变形和演化之后,造就了其它所有的汉字。因为每个汉字都是道的体现,所以每个汉字中都有道。㈡汉字的造字原则以及发展演变

汉字是道的体现,所以汉字所具备的音、形、义三大特征就蕴含了关于天地宇宙直到人类社会的不同层次的道理与天机。我们首先来说一下汉字的字音。汉字的字音非常丰富,这些字音也不是随便确定的,其背后的玄机也非常深奥,从某个角度来说,字音的实质就是宇宙之中万物众生的名号,而这个名号是与其所代表的生命与物质相关联、相对应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说到了、念到了某个或者某些字音的时候,与其相对应的那些背后的生命与物质就会有感应,不但有感应,那些层次高、能力大的生命还会根据此人的心性与愿望做出回应。所以大家知道,无论佛教、道教还是由创世主所传出的正法大道中都有真言咒语,即使是语言不通只要真心念诵都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另一方面,汉字的字音,同音字之间也都有关联,所有的同音字都是一个整体,都有共同的来源和目地,同音字的意思可以互相解释、互相补充、互相佐证、互相引申以及层层递进等。比如说这个声音的“音”字与隐、引等字同音,所以对人来说,声音就是看不到的,如同隐身的状态,而且还能起到招引与其有关的生命的作用等等。同时,在古代汉语中还有大量的同音字甚至字音相近的字也可以通假使用,比如:“李”与“理”、“上”与“尚”、“慧”与“惠”、“蚤”与“早”、“曾”与“层”、“有”与“又”、“阳”与“佯”、“要”与“邀”、“简”与“捡”、“无”与“毋”、“乡”与“向”、“燕”与“宴”、“以”与“已”、“逸”与“佚”等等,这样的例子非常多。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字形的部分结构相同、字音相同或者接近的汉字也可以通假使用,比如:“错”与“措”、“羊”与“祥”、“说”与“悦”、“女”与“汝”、“冬”与“终”、“责”与“债”、“莫”与“暮”、“不”与“否”、“帖”与“贴”、“诎”与“屈”、“华”与“花”、“见”与“现”、“被”与“披”、“从”与“纵”、“奉”与“捧”、“景”与“影”、“道”与“导(導)”等等,这样的例子也是相当的多,而这样的用法也有更深层的原因和大道的内涵,绝不是像有些常人中的专家所认为的是因为古代的字少,所以就拿同音字来使用。比如说在上面写到的“李”与“理”相通,是为了让今天的真修者或者世人明白,在最后的大事出现时,姓李的有理,而“江”与“姜”同音,姜,辣物也,姓江的*辣。世人不要被迷惑,因为“惑”者,祸也。

当然,也有的同音字其含义是互相对立的,这也是符合了道家的阴阳的理。以上所说的这种同音现象,也称为同音同源。

从汉字的字形结构方面来说,其中包含了道家的阴阳理论、象数理论以及五行理论等等,这几个方面是需要有道家文化基础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比如说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以及内外结构等,这都是体现了阴阳理论。毕竟汉字的出现,是给人用的,其最终目地是为了让人能够以此悟道、修道、得道,所以汉字的结构同时又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那么如果从表面上来讲,汉字的结构及造字原则就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一书中所总结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其中的转注、假借主要讲的是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属于造字法。所谓象形,就是指像其所指实物之形,比如说山、水、日、伞、牙、云、口、马、鸟、巫、巳等字都属于象形字。所谓指事,就是在象形的基础上,用指示符号来表示抽象概念的造字法,比如上、下、凸、一、七、本、末、刃、于等等都属于指事字。所谓会意,就是指会合成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汉字结合在一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的造字法,比如让、讨、屋、尾、导、埋、葬、困等等属于会意字。所谓形声,是指由形符和声符结合而成为另一个汉字的造字法,比如娶、樱、妓、测、溪、歌、唱、歇、梨、核等等属于形声字。以上这几种造字方法都是涵盖在道家的阴阳理论、象数理论以及五行理论之中的。比如说“根”字,由木、艮两字组成,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其表面的含义就是指植物的根,即其埋在土下的那部分。如果根据道家的理论来分析,木主东方,是道的象征,在《周易》中艮卦指东北方,其会意为东北方向(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传出的道就是“根”。再比如“柱”字,由木、主二字会意而成,这里的“木”字也是指道,“主”就是宇宙之主,也称为造物主或者创世主,也就是说,创世主的道就是“柱”(宇宙之柱、生命之柱等)。而其表面意思就是指立着的建筑物的承重部份。再比如“春”字,这也是一个会意字,由三、八、日三字组成,在五行理论中,三、八都是五行属木,木主生;日为阳,代表时间(时、间二字的结构中都有一个日),其会意就是三阳开泰,草木生长之时为“春”。还有很多汉字也是如此,都需要根据道家的理论来解读才能看到其更深层的含义。

最后我们再谈一下汉字的字义,这就是属于汉字的核心内容了。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号、身体和自我意识,汉字的音、形、义也可以与此类比。汉字的字义就如同是人的思想和自我意识一样,字音、字形就是字义的载体。整体来说,汉字的字义就是对于天地宇宙中一切存在的内涵和目地的概括与阐释,是我们认识、理解和掌握宇宙真理的途径。当然,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都是一个完美组合的整体,字音字形字义互相补充,向人们共同传递了汉字所要表达的完整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字的整体结构真的是妙不可言,是世界上其它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无法比拟的。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的音、形、义到今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语音方面来说,就是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方言土语中的字音都是差异很大,况且目前的字音还是被现代汉语拼音规范之后的读音,跟古代的字音肯定也是差异很大。

汉字的字形从最初的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到后来的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直到今天这种规范化了的印刷体,也是变化很大。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一朝文化,不同朝代的文化都与这个朝代所对应着的高层空间有关系,由此也带来了汉字外形的变化,所以这些变化也都不是偶然的。

汉字的字义从最初到现在更是变化巨大,有许多汉字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它最初的含义了。比如说“万”字,其甲骨文的字形就是一只蝎子的形象,是属于象形字,其最初本意就是指蝎子。再比如“无”字,也是属于象形字,其小篆的字形就像人手持器具舞蹈的样子,其最初的含义与舞蹈有关。再比如“业”字,其金文的字形很像是古代乐器架子的横木上起装饰作用的大版,所以它的本意就是指大版。绝大多数的汉字都是如此,从最初的简单化、表面化,到后来随着历朝历代圣贤觉者的参与,还有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历朝历代的文人学士、忠臣良将等,用他们的言行又赋予了汉字更丰富更高深的内涵。直到今天,汉字所具备的功能已经足够用以承载与表达宇宙大道的高深内涵了。这也是汉字的音、形、义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的出现被变化和被充实的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