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西安高新区第十三小学姜媛
教材分析
《文具的家》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文字活泼,富有童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课文主要写主人公贝贝由于年纪小而经常丢文具,在妈妈“让文具回家”的教育下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1.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2.注重朗读指导,读好贝贝和妈妈情绪和心理上变化的句子。第一步,引导同学观察图片,尝试读出句子的语气。第二步,教师发挥范读作用,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读准句子的语气。第三步,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贝贝的粗心大意和妈妈的耐心教导。
3.注重词语的积累与拓展。在讲解平平安安这个词语时,注重对AABB形式的词语进行拓展,加强学生的词语积累。
4.加强生活实际联系。在阅读儿歌的拓展升华中,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好习惯。拓展延伸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好习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包、次”等7个生字。
2.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1.掌握“包”字的笔顺。
2.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3.复习词语。
课件出示:
文具一次丢东西哪里
新铅笔每天她们这些
仔细检查所有平平安安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复习旧知,巩固生字内容,引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粗心马虎的孩子。
2.你从哪个句子中看出来的呢?
(1)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2)
如果你是这些被丢弃了的文具,你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
3.精读第3、4、5自然段。
(1)自由读第3、4、5自然段。
(2)思考:贝贝的文具不见了,回到家她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
“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指名读)
(3)你能用“一……就……”说个句子吗?
(4)听到贝贝的话,妈妈是怎么说的?
“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指名回答)
(5)观察图片:仔细观察妈妈和贝贝的表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贝贝:着急妈妈:生气、责备)
(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丢过东西?丢东西后妈妈会怎么样?
(7)师生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着急、生气的语气)
(8)面对爱丢东西的贝贝,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师范读妈妈的话。(读出亲切中带着劝诫的语气)
(9)平平安安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再说几个这类的词语?(指名回答)
平稳安全;
(10)听了妈妈的话,贝贝知道小伙伴文具的家在哪里了吗?(全班齐读)
①: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②指导书写:“包”
③师范写,生书空。
④生描红,同桌互评。
5.精读第6自然段。
(1)指名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听了妈妈的话,贝贝每天放学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指名回答)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指名朗读)
(2)从哪儿能看出贝贝现在很爱护文具小伙伴?(每天放学的时候都要仔细检查)
仿照“仔细检查”这个结构,扩展词组
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大声回答耐心等待……
(3)贝贝的文具小伙伴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让我们开心地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再用关键词写句子,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抓住平平安安AABB形式词语进行拓展讲解,加强学生的词语积累。
三、讨论总结
1.丢失的铅笔、橡皮、尺子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讨论)
2.知错就改的贝贝把文具送回了家,我们怎么爱护文具朋友呢?
爱惜学习用品
铅笔尺子和橡皮,天天帮助我学习,
不损坏、不浪费,学习用品要爱惜。
3.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4.我们还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
不乱涂乱画、不随地乱扔垃圾、吃饭不挑食......
通过想象文具回家后会说些什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阅读儿歌,升华主题,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四、布置作业
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我们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书本和文具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我们一定要爱护书本和文具,不在书上乱涂乱画,不卷书角,文具用完后放回文具盒,做一个爱护学习用品的好孩子。
1.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说给爸爸妈妈听。
2.克服掉自己的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设计实践作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到达培养好习惯的效果。
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观察身边被丢弃的文具,谈谈如果你是这些文具你有什么感受。
2.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贝贝的无奈,妈妈的生气。在讲解“平平安安”时,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拓展AABB式的词语。
3.在指导书写方面,引导学生先观察重点笔画,间架结构,师先进行范写,生再描红。
4.本节课的重难点都落实到位,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
课堂前紧后松,在朗读方面落实不到位,过于仓促,这是自身存在的一个问题,需要加强完善。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备学情,优化课堂结构。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发挥教学机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
文稿:姜媛
编辑:姜媛
审核:宁艳
———教育植根于爱———
宁艳语文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