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姜维为蜀国而死,史学家为何说他不忠不孝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784149.html

东晋时期,著名历史学者孙盛在《晋春秋》里,评价蜀汉姜维其实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并认为姜维毫无智勇可言,且无半点节操。这与当年蜀汉旧臣郤正对姜维的评价可谓是大相径庭。郤正原是蜀汉中书令,蜀汉投降后,跟随刘禅来到了洛阳,在司马昭的宴会上,就是郤正劝刘禅不能乐不思蜀的,和姜维是同朝为官的同僚。

郤正后来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述道:“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宅舍鄙薄,资财无余,无侧事后庭之乐,乐学不倦,清素节约,凡人誉成毁败,以为姜维身死宗灭,是以贬削,实则其有春秋之仪表也!”姜维这个人在蜀汉时虽位极人臣,但居住饮食朴实无华,在家并无妻妾成群,歌舞升平,家无余财,简朴淡雅,一心为国。现在的人多以成败论英雄,以为姜维是个失败者,对其多有贬损,其实姜维是有春秋高节的人物。可见郤正作为蜀汉朝堂的亲身经历者,对姜维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孙盛一生著作颇丰,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历史典籍。他的高祖父叫孙资,是曹睿时期的宠臣,曾极力推荐曹爽当托孤大臣,对曹魏*权的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晋阳秋》里是这样点评姜维的:“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谋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义!疲民以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

孙盛认为姜维原是魏国官吏,投奔蜀汉,是为不忠,把母亲留在老家不管,是为不孝,带着兵讨伐旧邦,是为不义,兵败投降不殉国,是为不节,专攻讨伐导致国家失守,是为智勇全无。孙盛这番评价可谓是把姜维说得毫无是处,认为“忠孝义节智勇”,姜维是一样都不沾边,对姜维生平可谓是极尽嘲讽,不屑一顾,这显然跟当年郤正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

对此《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则认为,孙盛对姜维的点评大多不合于情理,唯一还算说得比较靠谱的,就是姜维抛下母亲于魏国这件事。首先姜维当初投奔蜀国,实属无奈之举,当时姜维是天水郡的功曹,诸葛亮出祁山攻占天水时,姜维正陪着天水太守马遵,在外边巡查工作,马遵听说天水郡投奔了诸葛亮,以为姜维等人也可能参与其中,于是便半夜抛下姜维躲进了上邽城。等到姜维等人追到城下时,马遵紧闭城门,始终不让他们进城,姜维等人进退无路之下,这才回到了冀城,投奔了诸葛亮。

在这件事情上,《三国志》和《魏略》都认为姜维当时并无背叛之心,魏国方面后来也善待他的母亲,并不认为姜维是叛徒。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当时的魏国抛弃了姜维,孙盛因此指责他不忠,于情于理上都是说不通的。其次把母亲留在了天水,也不是姜维本意了,当时事发突然,姜维本想着先投奔诸葛亮,过几天便可以把母亲接过来,谁知顷刻之间,便闻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下令紧急撤*。仓促之间,姜维也只能随*前往蜀汉,没能带上母亲也实在是身不由己。后来母亲来信要求姜维回归魏国,姜维已是蜀汉之臣,回信跟母亲说道:“良田百亩,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儿子已经是职责在身,男儿志在千里,希望母亲给予理解。可见姜维也是忠孝难全,迫不得已。孙盛据此说他不孝,于当时的礼法来说,倒也说得过去,但说他捐亲弃官,丢弃亲人,苟且偷生,又是不合事实,过于苛责了。而孙盛所说姜维“害加旧邦,不可谓义”,那就是纯属胡扯了,姜维既然已经归附蜀汉,就已经是蜀汉之臣,率兵抗击曹魏,那是职责所在,各为其主了,对于蜀汉来说,姜维恰恰是忠义之臣了。至于孙盛后边的三条指责,说姜维败不死难,不可谓节,身死国破,智勇全无,基本都是罔顾事实,妄加讥讽了。

姜维在剑阁向钟会投降,那是奉了后主刘禅的诏命,当时蜀*上下听闻消息,史载“将士咸怒,拔刀斫石!”姜维率*投降钟会,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事后姜维一直都在图谋复国,暗中写信给刘禅说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希望刘禅静以待变。表面上故意迎合钟会,劝其到了成都后,杀掉其他魏将,自立为王,并趁机索要到了兵权,准备伺机复国。

只是后来钟会进了成都后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处死那些部将,第二天反被下面*官杀害。姜维亲手斩杀数人后,也力战而死,妻子儿女也惨遭屠戮,满门殉国,可谓忠肝义胆,气节壮烈!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评价姜维道:“时蜀官属皆天下英杰,无出维右!”后期的蜀汉朝堂不乏英才贤士,但论才智却没有超过姜维的。可见当时姜维之才智勇略,还是有目共睹的。孙盛评姜维智勇忠节无一是处,可谓处处谬论,当不足为信言,如此不顾事实,苦心相讥,实乃有辱史家之笔。

姜维文武皆通,立志建功,与魏国名将郭淮、邓艾周旋十余载,数次挫败魏*,坚守国门,可谓智可应敌,勇能护国!临危受命,清素俭朴,一心报国以至于满门殉节,可谓坦荡君子,贞烈千古!虽最终功败垂成,事业未竟,身死国破,但其忠勇气节,当堪为万世之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