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原来是因为他 [复制链接]

1#

在历史上对于蜀汉后主刘禅被骂成“扶不起来的阿斗”有很大一项过错就是宠信宦官*皓,要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很大的原因是汉灵帝宠信宦官,让宦官“十常侍”扰乱朝纲,最后导致外戚大将*何进引狼入室招来了董卓和西凉*,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蜀汉后主刘禅怎么还犯此大错。可是书生看了三国蜀汉一个臣子的史料记载,发现了一件趣事,原来这才是刘禅宠信宦官*皓的原因。

先说说这*皓是什么来路?看这*皓的史料记载,书生发现*皓刚开始其实是没有被刘禅重用的,或者说*皓官太小,根本就入不了皇帝的眼。

*皓是蜀汉皇宫的一个宦官,其生卒年不详。刘禅17岁登基成为皇帝,直到建兴十二年(年)诸葛亮死后才算正式亲*,此时刘禅已经29岁了。而*皓虽善于溜须拍马,可是有一位侍中董允一直不喜欢*皓,这位侍中在世时*皓的官位才是个小小的*门丞,而且一直到延熙九年(年),侍中董允去世,换了位侍中陈祗和*皓是表亲,*皓这才算开始慢慢往上爬并且可参与*事。

说到*皓不得不说的是蜀汉的第二位守护神——姜维,字伯约,姜维可以说是死不瞑目呀,据说姜维收到蜀汉后主刘禅发来的命令,要其与蜀汉兵将投降,气得姜维和蜀汉众将士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

而姜维与*皓可以说是死敌,景耀五年(年)姜维曾经上表刘禅请求斩杀*皓,而*皓也想废掉姜维进而培植右将*阎宇。可是蜀汉后主刘禅不准,*皓也没废掉姜维,姜维也不敢回成都,就躲在沓中种麦。*皓一个宦官怎么就有废掉姜维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大家也都知道姜维是什么人,他可以说是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人,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但姜维虽有小胜却大败了数次。很有意思的是在刘禅亲*的前几年,姜维虽然得到了重用也数次出征剿灭蜀地羌胡族叛乱,延熙六年(年),姜维迁升为镇西大将*,领凉州刺史到了延熙十年(年),姜维迁升为卫将*,与大将*费祎共录尚书事。

但是姜维看起来是步步高升,可是延熙十二年(年),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姜维率*出西平的时候,蜀*不克而还,姜维自以为熟知西方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到费祎的节制,使姜维率领的*队不超过万人。

更有意思的是延熙十六年(年)春,费祎被刺杀身亡。夏,姜维率领数万人出石营,围攻南安,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率*前来救援,陈泰行*至洛门,姜维却已因*粮耗尽而退*。姜维领*征战竟然*粮不足,这是什么情况?费祎之死到底是谁干的?

反正费祎死后,姜维才算真正的顺利继续诸葛亮的北伐中原计划,从延熙十六年(年)到延熙十九年(年)姜维从卫将*加督内外*事一直升到大将*,这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蜀*伤亡惨重,姜维请求自贬为后将*,但却行大将*事。

景耀元年(年),姜维听闻诸葛诞兵败身死后,于是引兵回成都,刘禅恢复姜维大将*的职位。而*皓也就在姜维升迁的几年,也获得了蜀汉后主刘禅的赏识,*皓开始参与朝*,也很有意思的是诸葛瞻、董厥这些蜀汉重臣竟然对*皓视而不见,也没有向后主刘禅谏言。

而蜀汉后主刘禅见到姜维上表要求斩杀*皓时,刘禅不同意还说道:这*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刘禅还命*皓向姜维谢罪,可是姜维却害怕起来,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说到这,大家看明白没?*皓能肆无忌惮的干涉朝*为其撑腰的是谁?*皓这位小人怎么就让大将*姜维害怕了?姜维害怕的到底是谁?*皓的作用和费祎是不是很像?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书生估计大家也就知道刘禅宠信宦官*皓是为了谁?

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说刘禅是一个没有心肝的人,在书生看来皇帝本就不应该有情,而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姜维的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是带有贬低姜维的意思。

而南宋史学家胡三省评价姜维说:维之智固足以玩弄钟会于股掌之上,迫于时、制于命,奈之何哉!?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陈寿、孙盛之贬,非也。

蜀汉后主刘禅先是重用姜维北伐中原,后有宠信宦官*皓遏制姜维北伐中原,真不知道刘禅是怎么想的?也无法评价刘禅,因为成王败寇对于历史来说,司马昭说了算。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