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风和日丽花红柳绿的季节,怎奈疫情封城、封村、封街道,那就宅家做美食吧。
早点:小米粥、鸡蛋、煎饼
熬小米粥加一点食用碱,可缩短熬制时间
太阳老高了才起床,漱洗完毕,先把淘洗好的小米倒入锅中,加入少许食用碱面,大火烧开,改小火漫熬。
鸡蛋蒸熟
蒸蛋器里放入洗净的鸡蛋,蒸制。
选一种家中有的蔬菜,洗净切碎或用破碎机打碎,加面粉,食盐搅成面糊,用饼铛摊成片。
摊片儿
一人用时半小时,一顿营养又好吃的早点就做好了。来一点自制的红咸菜,真是绝配。
咸萝卜切丝晒干,拌入花椒大料蒸熟
午餐:酸菜猪肉包子、拌什锦、红豆汤
昨天中午吃的手擀面,用煮面的汤放入去年冬季晾晒的干白菜,(提前浸泡洗干净)盖锅焖烫至熟,最好不要出锅,放置第二天有酸味溢出,取出简单投洗一下,控水切碎。
猪肉酸白菜馅儿包子
选三肥七瘦猪肉馅,加料酒、食盐、耗油、鸡精、老抽、花椒面或花椒油、搅拌均匀至上劲,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水,防止馅料发柴,拌入姜末、葱花,最后拌入切好的酸白菜馅。(如果没有忌食大蒜的家人,可在最后加入适量蒜末,拌入馅中,其味更佳)
把提前发好的面做成面剂,擀皮,包入馅料。
上锅蒸前加入淘洗好的红豆或绿豆,锅内要尽可能的多加水,包子蒸熟后豆汤也就好了。
素什锦
包子上锅以后就该拌什锦了,把提前泡好的腐竹切成段,入开水锅中汆烫一下捞出控水。把泡好的花生米煮熟捞出。(煮时加入几瓣大料)芹菜洗净切两厘米断,焯水,捞出过凉。(焯水时可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用碱,可减少焯水时间,并使芹菜颜色碧绿)泡发好的木耳洗净掰成小瓣,烫熟。胡萝卜切片,改成两厘米菱形片,开水汆熟过凉。
把以上几种原料放入一个盆中,加盐(集中放在中间不要撒开)用九成热花椒油泼在食盐之上,呛出香味,加味精或鸡精拌匀即可食用。(喜食辣味的,可以在泼花椒油时加入几段干辣椒,一起泼香)
注意:炝花椒油时一定要浇在食盐上,才能炝出最佳味道。味精或鸡精一定要在炝完花椒油以后再加入,因为热油的高温会让味精或鸡精变质变味。
茄子干炖肉
晚餐:米饭、茄子干炖肉、紫菜蛋花汤
蒸米饭也有多种方法,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家庭做法就是用电饭煲,把米投洗干净,倒入电饭煲中,加入适量水,盖好后开关打开就行了。(水量以没过大米一指为好,可根据自己喜欢的软硬度,掌握水的用量)
屉蒸、桶蒸、蒸箱蒸等其它方法就不一一介绍了。
根据自己喜好掌握软硬度
茄子干提前泡好洗净。猪五花肉切三厘米方块,开水汆透捞出,锅中加水、葱、姜、料酒、老抽、食盐和香料包(花椒、大料、桂皮、肉蔻)加入汆过水的肉块、茄子干,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一个小时肉烂,茄香,汤鲜味美,佐酒下饭皆可,已经做完核酸不再出门了,也可以喝二两呦。
蛋花紫菜汤都会做,这里就不赘述了。(加入几片西红柿,味美,色鲜)
紫菜蛋花汤
这里的一日三餐,选用了几种干货,因为是疫情时期,蔬菜供应不是太充足,所以要汲取老祖宗的传统做法,多用提前备好的干货食材,这也是调节供需矛盾的好方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承下来的食材储存方法,加工食用方法,是让后人享用不尽的丰富宝藏。各种食材在收获季节大量上市时,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大多数品种都可以制成干品、腌制品、酱制品。都可以长期保存,即储备了大量食材,也丰富了食用方法,变化出无数种各具风味的美味佳肴。
秋后未长成的不成型白菜挂起晾干
比如:收获季不成形的大白菜、萝卜缨子、茄子、豆角等可以挂起晾干,雪里蕻可以晾干,也可以腌制,萝卜、榨菜、*子姜、辣椒等都可腌制,还有好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风味独特酱料。
干豆角
把产出旺季的各种食材或干制,或腌制,可以防止吃不完而腐烂变质产生的浪费,也增加了食物的多样化,同时也储备了大量的食材以防不时之需,真乃大智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