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出祁山伤财,九伐中原劳民 [复制链接]

1#
贵州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chanye.com/redian/20221113/2724.html

《三国演义》中的“六出祁山”,是从“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开始,诸葛亮向后主刘婵上书《出师表》,先后六次“北定中原”,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六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第一次:马谡失街亭,断送良好开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蜀汉损失一员谋士;第二次:出征前赵云去世,失一大将;出征后司马懿高挂免战牌,蜀*耗尽粮草;第三次:张苞负伤回蜀救治无效而死,诸葛亮闻讯悲痛不已,身心疲惫;第四次:后主刘婵(扶不起的阿斗)中反间计下令班师;第五次:李严筹粮不利(经济疲乏),误信东吴攻蜀;第六次: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无功而返。至此,蜀汉的王牌人才(包括刘备、诸葛亮、五虎上将、庞统、法正、魏延等)全部出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先不说诸葛亮的个人情怀,“六出祁山”连年征战,使得蜀汉钱粮物资消耗巨大、损兵折将,诸葛亮死后还设计斩魏延,使得蜀汉将才更加短缺。

“九伐中原”劳民到了姜维“九伐中原”时,蜀汉已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人才相对窘困的境况了。加上连年的征战,可征集的壮丁越来越少,诸葛亮出征带兵三十万尚且无果,姜维谋略不及诸葛亮,仅带兵二十万,要想完成北伐大业,其难度可想而知。其实,也就没什么结果了。常年征兵筹粮,屡次无功而返,百姓疲惫厌倦,民心思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