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复兴汉室匡扶天下做奋斗,尤其是在刘备死后他更是不遗余力的多次北伐,然而终其一生都未能够完成踏入中原的夙愿。诸葛亮虽然未能成功,他却找了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继承自己的大业,这个人就是有着天水幼麒麟之称的姜维。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对他就很照顾,将其带在身边聆听教诲,在死前更是将平生所著兵法以及一些奇门秘术都交给了他,就是指望他能够接替自己的重任完成北伐的大业。然而我们却知道诸葛亮死后姜维虽然多次北伐,但是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反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其实诸葛亮临终嘱咐姜维的一番话颇具玄妙,不说北伐成功与否,足以保证蜀汉基业延续百年,非常可惜的是姜维没有能够理解这番话的真正含义。
首先来看看当时的情况,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兵出祁山进行北伐,在和司马懿对峙到一半的时候却因身体原因坚持不下去了,他临终前要考虑的就是自己死后整个蜀汉的安危。所以诸葛亮在一番深思熟虑过后把自己死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了,然后就对姜维杨仪和费祎三人各自做了交代,将军国大事托付给这些人。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特别嘱咐姜维一番话,先是将自己平生所著的兵法以及连弩和木牛流马的秘籍都交给了他,其后还告诉姜维在自己死后领兵回蜀,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就不用管他了,他想怎样就由他去。
诸葛亮的这番临终遗言其实很有意思,远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前半段是让姜维继承自己的遗志,通过研习自己的兵法谋略将来守卫蜀汉政权,这很好理解,有意思的是后半段,其中有着很深的含义,可惜姜维未能理解。
第一点就是诸葛亮并非想要让魏延随大军一起撤退,而是想让魏延和姜维一起断后。他之所以没有在活着的时候直接命令魏延跟随杨仪等人退回成都,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诸葛亮深知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他活着的时候两个人还经常争斗不休,他死后无人能够压制得住这二人,若是让他们共同撤退难免产生摩擦,在这种紧要关头如果两个人斗起来将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但是姜维却没有听懂,让杨仪在此处逗留了许久,并且还让杨仪去命令魏延,这就造成了二人之间矛盾激化,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第二点就是诸葛亮知晓魏延的能力和秉性。很多人都以为诸葛亮不信任魏延,其实不然,如果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话在自己死前肯定将其兵权剥夺,其实诸葛亮对于魏延的性格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魏延虽然刚强自矜,但是却绝对不会背离蜀汉,正因为这一点他才会让魏延断后。其次就是诸葛亮对魏延的能力也是非常认可,毕竟蜀汉当时实力较弱,魏延手下的兵马也是关乎蜀汉的安危,他之所以说可以放任魏延不管,就是因为他知道魏延并不会白白葬送掉这支部队,以他的能力足够当得起断后的重任。
第三点就是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关系了。诸葛亮不喜欢魏延的性格,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对其压制,但是因为他的能力和威望都在魏延之上,所以魏延即使心中不满但是也不会太过放肆表达出来。姜维则不同,他无论是能力以及经验还是在军中的威望,都是无法和魏延相提并论的,如果姜维继续压制魏延的话必然引发魏延的强烈反感,从而造成内部的分崩离析。也正因此姜维的这种行为间接的导致了魏延身死。
第四就是诸葛亮交给姜维兵法谋略,是想让他多加学习并且从中受益,之所以吧兵书和秘诀一起交给姜维,是因为两者结合起来才有用。而姜维只重视其中的兵法而忽视了谋略,所以他后来的能力远不及诸葛亮,在其后的九伐中原中更是多次攻而不可,无功而返。这样不仅没有取得大的北伐成果,而且空耗蜀汉国力,最终加速衰亡。
诸葛亮临终所留遗言如果被听从的话,即使不能北伐成功兴复汉室,至少也能够保证蜀汉百年的延续,可惜姜维只继承了他的兵法而没有听懂更深层次的含义。你对此事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