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一段日子,虽然体感上汗多黏腻,容易晒的头晕眼花,但对于身体而言,却是极佳的化解体内寒湿的机会。
寒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语,听起来似乎不严重,很多人也没把寒湿当回事,但实则贻害无穷,藏匿在身体中是个大麻烦,寒湿就是阴邪之气,喜欢盘踞在体内削弱我们的正气、阳气,每个人的身体中多多少少都会有。
夏季空调冷风,冰箱中的冷食,晚上的贼风,以及我们吃的各种西药,其实都是寒湿邪气的来源,寒湿重,正气不足,身体就弱。
所以夏季就算什么都不想做,也一定要排寒湿!如今三伏天已过大半,不知大家排寒补阳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小时候出汗并不是难事儿,每次夏日,出门玩耍,必是大汗淋漓而归,反而人到中年,汗出得越来越少,家里的冰箱空调,一年四季都是恒温,即使夏季能出汗,但身体却越来越怕冷。
出汗可以释放出体内的寒湿,还能散热解暑,虽然出汗后身体黏腻,但洗个澡就能解决的事情,总比寒湿闷在身体中好。
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出汗时便出汗!顺应天时,夏季老天希望你出汗,你就顺应老天的意思,出汗排寒,莫要与老天对着干!
出汗排湿有三招,每一招必能令你大汗而归,寒湿排尽。
第一招:动汗可贵
运动过程中出的汗最可贵,因为这是身体深层排出来的汗,是带着最重的寒湿浊气的,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和阳气的舒展。
分享一套可以帮助我们出汗排湿的运动养生操,全身拉伸,都能运动到,而且不剧烈,老少皆宜,跳不动快节奏的健身操,可以试试这个。
注意我们在运动时,一定不可以开空调或是风扇,可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动作一:抡臂抬头
两脚岔开,与肩同宽,胳膊由前往后转动,身体往后倾,头往后仰。
动作二:弯腰摸地
双脚岔开,与肩同宽,胳膊由后往前转动,弯腰,双手尽量摸到地面,拉伸我们的后背腰部和腿部。
动作三:侧弯拉伸
左脚迈出一步,双手十指交叉,掌心朝上,身体向左侧弯,用力去拉动,之后转另一侧,动作相同。
动作四:敲打全身
双脚岔开,蹲马步,手握空拳,从膝盖内侧往上敲打,重点敲打大腿内侧,腹股沟和臀部两侧,之后再从大腿外侧到膝盖外侧。
动作五:震足踮脚
重心放在脚上,左脚顿足震动四次,之后换右脚,这样可以帮助体内阳气升发,浊气散出,正所谓寒从脚底生,更有助于排寒,温暖双脚。
这五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可以把我们全身大部分的关节,肌肉拉伸到,只要动作到位,也会出汗哦,切记不可在做运动时吹冷风!洗澡冲凉也要到汗收了再做。
第二招:晒日出汗
三伏天的太阳就是毒,别看太阳毒辣,但是蕴含的阳气可真不少,这可是我们体内寒湿的克星。伏天出门就像是蒸桑拿,随便走两步都会一身汗。
但是对于体内寒湿重的人,汗却并不容易发出来,之前跟着老师去山上调养,有位女士,坐在石墩子上晒着太阳,愣是没出来一点汗,据她说,感觉还嗖嗖冒冷气,这就是她体内的寒湿太重,想要排出来,需得日日晒,彻底把身体晒通晒透。
经过半个多月的晒日调养,她的身体也能自然流汗,虽然不如我们流的汗多,但比起之前,一滴汗都不出,已是大进步。
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人也不例外,这轮天日,可是排寒湿补阳气的宝物,是大自然的夏日恩赐,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天人合一养生观,晒太阳让我们气血流动更顺畅,阴阳相和,通过伏天晒背和四肢,持续温煦身体,阳气向内补入,寒湿向外散出。
伏天晒太阳需注意:
1.多晒背和四肢,身体的阳气大多都循行于我们的背部,四肢乃是诸阳之本;
2.晒太阳的时长可以从15分钟慢慢往上加,一般不超过40分钟;
3.晒太阳的时间一般为上午8点到10点之间,紫外线不强烈,阳光温煦;
4.不可以直接暴晒头部,要用遮阳遮盖住,以免晒晕;
5.饱食和空腹都不宜晒太阳,在晒太阳时要及时补充水分;
6.晒完太阳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禁食西瓜和黄瓜,等汗收了再洗澡;
7.孕妇晒太阳适可而止,不宜随意扰动气血。
注意以上这几点,便可放心大胆的晒太阳啦,我初晒时,感觉出来的汗液都是冰冰凉凉的,带着一股寒气,可见体内的寒湿之重,经过两年的伏天晒日,自己的体质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再也没有那么怕冷了。
若是对紫外线过敏,或天天早出晚归,没时间晒太阳,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地之阳的艾草,帮助身体排寒湿,补阳气。
艾草是世间唯一纯阳的植物,最能排寒湿,温补阳气,而且它温和不刺激,气味也是草香味儿,不刺鼻,古往今来,对艾草青睐者甚多。
古时人们还怕晒太阳的劲儿不够,还会用艾绒铺在肚子或是背部,躺在太阳下去晒,加速体内寒湿的化解,但毕竟古时人们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身体也习惯了晒日,和我们现在一晒就晕的身体不同。
我们则需要循序渐进,用温养的方式,更适宜,如果你想选用一种温和不伤身,而且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的方法,那么这款艾草贴尤为适合,它最吸引我的就是真材实料以及用起来简单,不费时。
一撕一贴,贴在背部,四肢,腹部,就能持续8~12个小时帮着身体排寒湿,我们贴上就不用管了,而且很轻薄透气,贴着不难受,不闷汗,皮肤也不易发痒,我一般是早上出门贴,晚上到家撕掉,不耽误工作和出门,而且还能帮身体抵挡住中途想要进入身体的寒湿气(空调冷气等)。
用料也十分用心,而且料很足,搭配也非常不错,配料有艾草,当归,红花,白芷,蛇床子,薄荷油,肉桂油,生姜油,冬青油,冰片等。
艾草驱逐寒湿,温补阳气;当归红花化瘀堵,补养气血;白芷散寒解表;冬青油缓解肌肉疼痛;薄荷油杀菌辛散;肉桂油温补阳气;生姜油温中散寒;冰片解郁热。
提炼精华,熬制成膏,再与热熔胶一起,制成膏贴,薄薄一层,利用挥发油的作用,使得这些草本能量不断渗入肌理,持续渗透,几个小时后就能感觉贴的地方热热的,而且有一些刺刺的感觉。
草本味道浓郁,一张比手掌还要大,可以牢牢覆盖住肌肤,我常贴的位置有肚子,肩颈,后腰,膝盖处,很方便,哪里都能贴。
注意事项:因艾草贴含胶质,如果皮肤很敏感,对胶类过敏者不要用哦,以及阴虚火旺者,也减少使用,里面的草本都是辛温类型的。孕妇禁用!
若是对艾草过敏或不喜比较浓郁的草本味道,也可以试试这款气味更小,而且更温和的三伏贴,小朋友都能用。经典配材,有元胡,白芥子,细辛,甘草,肉桂,桂枝和冰片等。
元胡疏通活血;白芥子散寒湿;肉桂和桂枝温阳通化;甘草调和诸味,冰片清热散瘀。所有的草本都是天然无添加,没有过多化学加工,利用最纯粹的自然能量,帮助身体排寒湿,补阳气。
厚实的膏滋,淡淡的草本香,一点都不呛,贴在身上也不闷不热,用的是低敏材质的无纺布贴,很轻薄,上面还有许多孔,透气性非常好,亲肤不刺激,而且还是花瓣样式的,简约时尚,不死板。
中间膏体很厚的一块,贴上6~10个小时完全没问题,撕下后皮肤无胶痕,而且还有淡淡的草本香,可见持续性很强,一天都能循序渐进帮助我们散寒湿。
这款三伏贴更小巧,适合贴在我们身体各个部位,针对性更强,不知如何贴的,可以参考里面附带的敷贴位置图,一看就会,简单易懂,小白也能轻松掌握要领。
儿童可用,时间一般在2~4小时即可,三伏贴在伏天中,每天都能贴,而且伏天贴的效果更佳。
第三招:花椒生姜发汗
我们除了晒太阳,运动的时候出汗,在吃一些热食,辛辣食物的时候,身体也会出汗,这就是利用一些食物辛热的性质,来帮助身体排寒湿。
最常见的辛热食物有花椒和生姜,都是很不错的排寒散湿食物,如若胃寒过重,吃这两种再合适不过。
花椒辛温,祛五脏六腑之寒,温中止痛,在古代花椒还是定情信物,“视尔如荍,贻我握椒”,放在现代可以理解为,对吃货的定情,像是麻辣香锅、水煮鱼、麻婆豆腐、辣子鸡!且花椒地位很高,先秦时期,人们用花椒煮酒,祭祀祖先,敬神迎神。
花椒辛香,可辟邪,在皇室的椒房殿,椒房之宠想必大家都有耳闻,这些对我们来说虽然无用,但花椒排寒湿却对身体有着实打实的帮助!
我们可以把大枣,生姜,花椒一同煮水饮用,排寒湿效果非常不错,只不过很多人都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又麻又辣。
那么我们可以用花椒来泡脚,花椒煮沸后,倒入泡脚盆中,调好水温,睡前泡上20分钟,双脚皮肤潮红,身体也热乎乎,汗津津的,很舒服。
除了花椒以外,另一种辛温排寒湿的食材就是生姜了。原本在三伏天,很多地区就有晒伏姜的习俗,尤其是三伏的尾声,伏姜也该收啦!
今年老家的外婆说,又晒了几罐伏姜,等下次回家时记得带,可见老人们的养生意识还是很强的,关于晒伏姜,在《验方新编》中也有记载:“于三伏日将生老姜切片,日晒夜露四十九日足,雨天不算,将姜片研细末,收在瓷瓶里”。
想晒伏姜的朋友,可以趁着伏天的尾巴,也晒上一些,如今还在中伏中,来得及哦!我老家晒伏姜的方法,便是把老一些的姜,不去皮,洗干净,晾干后切片,之后在院子里摊开,在太阳下暴晒,白天晒,晚上收,一直晒到姜片干巴巴的,很脆。
之后这些伏姜放上一年都不会坏,吃的时候,可以放点红枣,枸杞倒上热水,泡着喝,伏姜非常辛辣,味儿也冲,一般直接吃很难下咽,刺激嗓子,泡水最佳。
如果自己懒得晒伏姜,又怕辛辣,可以吃一吃这种用晾晒许久的小黄姜制作出的姜丸,辛热性足,辣味重,但是却很容易入口,因为都是一粒粒的,我们直接用温水送服就可以啦。
小黄姜的产地是远离市区的云南罗平县,那里没有污染,所以种植出来的小黄姜吃着更健康,无农药,都是农家肥,它的姜辣素,姜酚含量也比其他的生姜高上许多。
而且无添加,0防腐剂,只有小黄姜做成的干姜和清水制成,倘若我们不习惯吃传统的姜汤姜水,觉得辛辣,那就用姜丸代替,吃姜就变得容易多了。
颗粒小容易吞咽,我们吃的过程是感觉不到辛辣和刺激的哦,粒粒饱满,很干燥没有碎丸。
适合人群:体寒体弱,容易腹痛,手脚冰凉,阳气不足,以及吃不进生姜者。
不适宜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以及手脚发热,阴虚火旺者。
每一包里有几十颗,我们一天吃上一包足够了,可以分成两次吃,也可以在早上吃一次性吃完,坚持吃,暖腹暖胃,把体内的寒湿统统赶跑。
如若想吃姜又担心自己上火,或是能接受吃姜的朋友,不妨试试这道醋泡白姜,很像我们平时腌制的小菜,酸辣开胃,汁水很多,辣而不呛。
关键是用醋腌制,不易上火,酸味有收敛的作用,可以收敛住一部分生姜的辛热之性,酸酸辣辣的,十分开胃,家里的老人都很喜欢吃,胃口不好来上两片,不知不觉,一碗米粥搭配着几片醋泡姜就下肚了。
我们吃姜为的就是健康,故此不用担心这款姜的营养,它的用料只有白姜,老陈醋,食盐,白砂糖和纯净水,除此以外再无别的添加,没有防腐剂,真空包装,不用担心路途上变质,开盖后要放到冰箱冷藏保存。
白姜的鲜嫩是其他生姜无法比拟的,在古代白姜是贡姜,在经典名著《红楼梦》中其实也有关于铜陵白姜的记载,在书中五十二回中,就有描写:“小丫头便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建莲红枣儿汤来,宝玉喝了两口。麝月又捧过一小碟法制紫姜来,宝玉噙了一块。又嘱咐了晴雯一回,便往贾母处来。”
上面的法制紫姜,就是用铜陵白姜制作的,白姜块大皮厚,汁多纤维少,肉质脆嫩,姜香浓郁,营养价值也非常高,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路过安徽时,当地就曾献上一道用白姜做的美食,皇帝吃后觉得甜辣相宜,回味绵长,称赞其白如雪,亮如冰,甘辣醇和,从此御制白姜,名满天下。
想要品尝这道美味的,不妨试试看,既营养,又没有添加,是天然的健康美食,酸辣爽口,非常脆嫩,腌制的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白姜的鲜嫩口感哦,都是用最嫩的刚出土的白姜制作而成,缩短田间到舌尖的距离。吃完后身体微微发汗,非常舒爽。
醋泡姜建议在早上食用,有助于脾阳的升发,一天不多食,2~3片即可,重点是要坚持吃下去,方可暖胃暖身,驱走寒湿。
想要抓住伏天的尾巴,化开排出我们体内积累的寒湿,可以试试这三种简单的方法,让身体恢复出汗的能力,汗液带着寒湿,一起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