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春节将至你觉得哪册书最有年味儿带一本书去
TUhjnbcbe - 2024/8/31 16:53:00
复方乌龙散 https://m.39.net/disease/a_9404769.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李娇俨何冬健郑文沈听雨纪驭亚姜晓蓉

滴答滴答,时钟的秒针每转一圈,离春节又近了几分。

走在浙江的大街小巷,节日氛围愈加浓烈,张贴着的春联、窗花,悬挂着的腊肉、酱鸭……无一不在提示这个送旧迎新的节点。人们将平常生活里的向往,化作这一天里的祝愿祈福。

无论你此刻奔波在回家的路上,还是默默留守异乡,我们都希望,能够有这么一卷温暖的书,来陪你度过这个中国人最惦记的节日。

忙碌了一年的同事,也精心挑选了他们想留在春节里读的书目。不知与你的可有几分契合?

《福禄寿喜美好生活》

吉祥话里的祝福

“恭喜恭喜!”“万事如意!”

每到春节,“吉祥话”总是必不可少的彩头。在最隆重的传统佳节里,我们把对未来的期待,汇聚成了最直白、最饱含祝福的语言形式。

回溯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黎民百姓始终对美好生活有着朴素的向往。这种向往与期许,即使时代不断更迭,依然在历史中有迹可循,那就是——“福、禄、寿、喜”。

可以说,以福禄寿喜为代表的中华吉祥文化,散发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深嵌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英勇、善良。

年,浙江自然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三个不同类型的文博单位首次跨界合作,用件(套)来自三地的珍贵文物、动植物标本,策划筹办了“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从自然、历史、民俗三个角度,阐释了“福、禄、寿、喜”吉祥文化的萌芽与发展演变、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并在近日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成册。

人与自然,欢喜相逢。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看到古人巧妙运用来自现实和幻境中的瑞兽仙禽、祥花瑞草、历史典故等装饰题材,通过谐音、象征、比拟、双关、借喻等修辞手法,寄托对幸福生活的祈祷、对平安喜乐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祝。

“鸡”谐音“吉”,“羊”谐音“祥”。以生活事物原型的语音,去谐音类比吉祥语,是吉祥文化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又如“五蝠”音同“五福”,因此五只蝙蝠围着寿字,称“五福捧寿”或“五福拱寿”。这个图案多次出现在清代出土的碗、盘、耳簋等瓷器上,除了寓意多福多寿外,还意味着“五福”之中以寿为先,有了长寿才能享受到其他四福。

当然,古人的“谐音梗”还有更有趣的玩法。在一件清代玉提携(玉带上的一种装饰玉块)的正面,雕有一祥云纹宝瓶,瓶内插有三只戟——原来,“瓶”与“平”、“戟”与“级”同音,常被组合为瓶中升起三戟的图样,即为“平升三级”,寓意仕途顺遂,连升三级。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吉祥文化也从不缺席。

譬如求学入世——读书人的书斋、玉器上总会有鹿纹做装饰,这是取读书祈禄之意。

群雄逐“鹿”,原本指各种力量争夺最高统治地位,以鹿来象征无上的权力。自唐宋以来,汉族人民借“鹿”与“禄”谐音,来表达福禄常在。鹿纹也成为禄文化的经典符号。如一百只鹿可表示受天百禄,称“百鹿图”“多禄图”,以祈愿学业通达。

年是农历壬寅年——虎年,自然少不了“虎虎生威”。传统文化中,虎象征着勇猛强悍和震慑力,虎也同“福”“富”音近,寓意富贵盈门,家宅兴旺。在《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映像》一书中收录的一件银饰虎头帽,寄托着人们对下一代的殷切关爱。

戴上威武的虎头帽,儿童与虎就融为一体,寓意获得了强健的生命力,远离病毒,平安成长。

在中国,吉祥符号、图案似乎很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无人不用。美好生活,在社会安定也在于家庭美满,在天下大同也在于国泰民安。新年启程,不如继续心怀理想,拥抱吉祥。

《我们的节日:春节》

自然的日子过成文化的日子

年是什么?

古人说,元旦(过去对农历正月初一的称呼)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也就是说,正月初一是一岁之首、四时之首、一月之首。这样特殊的时日当然要认真对待,于是人们在元旦鸡鸣即起,先放爆竹,后依次拜贺尊长。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古人的劳作与“天时”密不可分,人们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生产生活。因此冯骥才说,四季周而复始,一年轮回往复,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忙年的种种习俗被各地的人们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事实上,从腊八那一天早上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粥开始,中国人就进入了过年的节奏,一直过到正月十五,前后四十天左右。

细细回想,也许除夕之夜是漫长的年节中,最重要的一刻。“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游子从天南海北赶赴回乡,在这样一个夜晚,子女向长辈尽孝,父母给予晚辈谆谆教诲,杯箸间,是最具人间情意的团圆主题。

“我们中国人太会生活了,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变成文化的日子,使故乡、故土、故人都升温了。”在《用美好的年文化过好年》讲座中,冯骥才感慨道。

朋友们,春节将至,年味正浓。倘若此时身在异乡,难以归家,不妨翻开这册《我们的节日:春节》,体会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与文化生活,品味节日的饮食、传说、歌谣、对联、文艺等美好光景。

如果被疫情所困,就地过年,也要记得,除夕夜给父母打个电话拜年。即便隔着电话,一家人的心依然贴在一起。

《至味在人间》

菜肴入胃中,烟火留心头

人间烟火气,至味在人间。

临近春节,舌尖上的年味日渐浓郁,忍不住期待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美味佳肴,热气腾腾,杯盘交错,其乐融融。

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令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他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私人记忆蒸炒煎炸一番,一位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便跃然纸上。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归根结底,“吃什么”“在哪里吃”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

生活中,总有些疲惫时刻,美食不仅安抚着我们的胃,也给予了我们温暖与慰藉。腊肉、火腿、米酒、年糕……在我的印象里,江南一带,过年前两个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宴席所用的食材,一桌丰盛的团圆饭是对一年忙碌的最好犒劳。

“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陈晓卿说,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的想象来唤醒。

是的,最美好的味道,不是山珍海味、琼浆玉液,而是散落在山村乡野或大隐于市的街角里的平凡食物,寄托着浓浓乡情。久在他乡的游子总是痴迷于在陌生城市中东奔西走,搜寻美食,大概就是为了找寻这一缕逝去的乡愁。

盘中菜肴,落入胃中,而人间烟火气,却一直留在了心头。

《从夏蒙尼到北京》

冬奥,挑战贯穿的百年

距离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一周的时间。这段时间,读一本冬奥有关的书籍正当其时。

在书店闲逛的一个偶然瞬间,《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百年》——一本聚焦冬奥百年史精彩瞬间的书映入我的眼帘。

年,法国夏蒙尼,首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此举办。冬奥会史上第一枚金牌正是在这里诞生——它属于美国速滑选手朱特劳。金牌上刻着一位穿戴着滑雪、滑冰装备的运动员,其背景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在欧洲文化的意象中,勃朗峰代表着“敬畏、危险”。如此,冬奥会的寓意自然彰显,它强调突破人类生理机能的极限与勇于战胜冷酷环境的力量。

从年到年,从法国夏蒙尼到中国北京,这种奋斗拼搏、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伴随着冬奥会走过了近百年的时光,让它得以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场上,和夏季奥运会轮番角逐、各领风骚。

翻阅《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百年》,不仅能了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更能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从体育健儿们的身上,感受到历经百年所沉淀下来的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中国首位冬奥金牌获得者杨扬,专门为该书撰写了《让我们激情相约在北京》一文。她在文中这么写道:“‘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是北京早就确认的愿景,‘纯洁’寓意北京将为冬奥会提供纯净的生态环境、干净的竞赛环境和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冰雪交融,激情飞扬。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渐近,我们也期待着这场即将在神州大地上演的冰雪盛会,在奥林匹克历史上写下精彩的一页。

《活着,不着急》

从容生活,星光洒满途

忙忙碌碌一整年,在春节里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与家人、与自己尽兴相处。

在我的回乡行囊里,早早就放入了苏童的《活着,不着急》。他写散文的笔触不同于小说,文字质朴简白,像一杯夏日里的凉水,虽然没有层次丰富的味蕾刺激,但却能让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感受到清凉和平静。

与苏童一样,童年在江南度过的我,对书中的描述更是充满共鸣。例如,书中屡屡提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带来的关于厚重父爱的回忆。去上学、放学、出门玩……那些小时候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上的童年美好时光,穿过茫茫的岁月,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书中也有不少金句。比如“毕竟生活就像呼吸一样,不曾有一刻停止,又何必着急,反而是那些急躁的人,越着急,生命便越显得枯燥与短暂”。

我向往木心《从前慢》里的生活,“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借着这本书,作者也向我传递了点点滴滴的生活智慧:即便身处一个或许并不完美的生活境遇里,也会出现许多美好的夜晚,帮助你忽略了白天的痛楚和哀伤。学会从容生活,让心更轻盈,星光方能洒满途。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让文化在生活中传承

临近春节,拿起书架上的《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显得格外应景:从“过年”说开去,守岁、压岁钱、舞龙舞狮、贴春联……在最微小、最日常的生活中,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跃然纸上。

这只是《传家》所呈现的其中一个小小画面。全套书分为春、夏、秋、冬四卷,结合文字、图片与生活点滴,记录着中国人的日子与趣味。每一卷都围绕“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单元,娓娓道来,话题包罗万象,带来一份久违的、来自日常生活的温暖与满足。

而在《传家》所记载的春夏秋冬、衣食住行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这个时代最鲜活的气息,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呈现出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精粹。

细细想来,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中,一些本该有的生活乐趣在忙碌中总是容易被忽视。书中朴实的描述、精美的图片,也时时在提醒我们,原来平凡的生活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节将至你觉得哪册书最有年味儿带一本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