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13年,留大陆的最后3个军统特务相聚
TUhjnbcbe - 2024/10/4 16:03:00

年,三个白发苍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微笑着在镜头前拍下了一张照片,镜头里的他们和普通老年人没什么两样,朴实的穿着,和善的笑容,还有略微佝偻的身体。

可谁能想到,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背后是一段意义深远的,长达60多年的隐姓埋名的岁月,而这三个白发苍颜的迟暮老人年轻的时候竟然是军统特务!

伴随着这张照片的问世,三个老人身上尘封已久的故事也被揭露开来。

国民党情报机关——军统局

间谍也被叫做特务或特工,在很多谍战片儿里,我们都可以看到间谍的身影,这些间谍有着很多常人都没有的技能,仿佛可以上天入地。

间谍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因为他们的一份情报,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损失,甚至是扭转战局。

但间谍的工作也同样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身份不小心暴露,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比死更可怕的刑罚。凡是从事间谍工作的人,最后能够安然无恙的,都感到庆幸。

国民党就有一个专门培养军统特务的地方,叫做军统局。它是国民党的重要情报机关,于年正式成立,早期的领导人是戴笠。在戴笠坠机死亡之后,他的职位就由毛人凤接任。

毛人凤接管军统局不久后,军统局的主要机构就从大陆撤到了台湾,可即使军统局已经撤离出了大陆,但是遗留在大陆内部的特务人员依旧数不胜数。他们改名换姓,躲躲藏藏,一直到50年代中期,我们才好不容易把这群遗留势力基本肃清。

国民党的军统局曾经也算是辉煌一时,从里面走出来过无数个身怀绝技,本领超强的特务人员。其中还是要以戴笠、毛人凤、毛森、毛万里最为著名,这四个人被统称为“一戴三毛”。

这四个人当中对军统局贡献最大的当属戴笠无疑,好的特务不一定能当一个好的领导者,可是戴笠却偏偏二者兼得。他领导下的军统局工作范围非常广,除了最基本的收集情报、对目标人物进行监视外,还可以进一步对目标人物进行绑架,暗杀。

戴笠这个人的行事风格也是非常狠辣,就连曾经威震一方的青帮头子张啸林也死在他手里。

“一戴三毛”一直被人传得神乎其神,他们四个人都是军统局的骨干成员,可以把很多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人发展成他们的特工,比如街上擦皮鞋的,拉车的,抑或者是勤劳质朴的人民教师。他们行踪成谜,他们速战速决,他们看不见摸不着。

但他们同时也恶贯满盈,臭名昭著,他们迫害进步人士,关押有志学生,阻拦工人运动,我党无数革命人员都惨死在他们手里。

在军统局组建初期,急需大量的工作人员,所以国民党就到毛人凤的老家招揽了不少身体素质很好,又有学识涵养的年轻人。

这些人经过培训之后,被分配在军统局的各个部门工作,起初,这些人并不知道这个工作的性质,但当他们知道了之后也已经为时已晚。正所谓“一入豪门深似海”,他们再也没有抽身的可能性。

军统局的直接领导虽然是戴笠,但是他们的最高领导人依然是蒋介石。因为蒋介石有时没有办法直接进行管辖,而下面的人也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所以军统局机构部门的设立和取消都非常的频繁。

有的时候,连军统局人事处的管理者都搞不清军统到底存在多少个部门,首先,军统局分为常设和非常设机构,根据任务类别内部还分为特务队,侦察队,集中营等等。

除了内部设立这些机构以外,军统局还在外面设立了分站,这些分站遍布全国各地,在一些特殊的区域还专门设置了特区。而这些内外机构绝大多数都只听从戴笠的指挥。

军统局和军统特务的出现,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是近代战争的产物,然而任何一个事物有产生就有灭亡。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特务机构,特务人员无处遁形,被打击殆尽,昔日的情报人员大都选择逃去了台湾,有一些没能及时逃脱的则进入监狱成为了俘虏。

但是,在这群特务人员当中有三个人非常特别,他们没有逃跑,接受短暂改造后,选择隐姓埋名留在了大陆。

当然,他们留在大陆也并不是为了继续暗中替国民党传递情报,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言的苦衷。

这三个人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留在了大陆,因此,在长达64年的时间里他们都没有任何联系。

因为以前的特殊身份,这三个人留在大陆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尽如人意,但好在一直都身体康健。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其中一位老人得知了另外两位的联系方式,三人这才终于得以见面,三位耄耋老人都怕这是最后一面,所以决定拍照留念。

军统特务给人的印象就是心狠手辣,罪恶滔天,但并不是每一个军统特务都是罪无可恕之人,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天性凶狠,他们有的是被逼迫,有的是走投无路才投身军统。

我们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看他们做了什么恶贯满盈的事情,而不去探究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是怎样的。

走近并了解他们的过去,我们才能看到军统特务的真实发展历程,才能真切了解那个动荡的战争年代。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位老人曾经的特务生涯。

译电人员——王庆莲

王庆莲是三个人中唯一的女性,年,出生于江山,在1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

家里没有了顶梁柱,母女二人生活非常凄惨,王庆莲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自己长大了之后,可以替母亲分担,让母亲不再活得那么辛苦。

可是因为当时时局动荡,战乱频繁,王庆莲不忍心抛下母亲,远走他乡寻找机会,只能在家里默默等待。

终于,在王庆莲15岁这年,等来了一个工作机会,当时的军统因为人手不够,所以临时想招一些特工。

母亲觉得这个机会不错,就帮王庆莲报了名,当时的规定是需要先参加考试,考试合格了才可以正式进入部门即开始工作。但因为军统当时非常需要人,所以,考试只是他们设定的一个过场而已,王庆莲和其他十几个报名的人全都被录取了。

就这样,王庆莲告别了母亲,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了山城重庆,正式成为了军统的一员。

王庆莲因为读过书,所以被分到了需要技术含量的译电科,当时许多的信息传达还是要依靠电报,为了怕敌方获取到自己的信息,电报通常都是进行加密的,王庆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电报进行解读或者是拦截。

这个工作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和电报局的工作内容差不多。但是译电这个工作还是有一点特殊性的,因为它需要极强的保密意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学识,在当时那个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时代里,这份工作并不是谁都能够胜任的。

王庆莲的直属上级是姜毅英,她就是那个破获了日军偷袭珍珠港计划的军统女少将,姜毅英和王庆莲是老乡,平时对她也很照顾。

虽然在军统的工作做得很顺手,但是王庆莲清楚地知道,军统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如果不是当初走投无路,她也不会选择进入这个机构。

在军统局工作的日子里,王庆莲一直都兢兢业业,她破获的日军译电种类多达多种,为抗日战争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王庆莲就离开了军统局,她的特务生涯也彻底结束。

在国民党撤离大陆之时,王庆莲本来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到台湾生活,可是,一想到大陆还有自己年迈的老母亲,王庆莲最终还是放弃了逃往台湾的机会,选择留在了大陆。

虽然王庆莲及时抽了身,离开了军统,但是她曾经是军统女特务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特殊身份给她带来了很多悲惨遭遇。年,王庆莲被安排到杭州进行了长达23年的劳动改造,直到年,才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王庆莲回到了老家,过起了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

本来王庆莲以为自己那23年的改造时间不会被算作工龄,这样的话,她就会因工龄不够,而距离退休之日遥遥无期。

可她没有想到,党和国家竟是如此的仁爱友善,政府把这23年算做了她的工龄,所以她如期退休,退休之后更是享受起了天伦之乐。

王庆莲坦言说道:从我退休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这30多年一直是党和政府养着我,我的晚年才能衣食无忧,我非常感谢政府,感谢国家。

戴笠直系亲属——戴以谦

戴以谦这个人身份就有点特殊了,因为他和特工首领戴笠是亲戚,论辈分的话,戴以谦应该是戴笠的堂侄孙。

戴以谦之所以会走上特工这条路也完全是因为戴笠,年,戴笠去江西视察的时候见到了戴以谦,当时的戴以谦年仅十八岁,在江西办事处工作。

戴笠觉得戴以谦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办事处里,没有什么发展前景,所以就动用关系把他调到了军统任职。

正是因为戴笠的这个决定,戴以谦的人生方向和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

戴笠先是安排他到特务培训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任命戴以谦为机要参谋。因为二人之间的这层特殊关系,所以戴笠对他非常信任,又留下戴以谦做自己的贴身秘书。

戴以谦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接收处理戴笠所有的来往信件,还有一些重要的机密文件。戴以谦人不仅机灵,而且还非常能干,加上和戴笠的亲戚关系,军统局里面的人都对他很好,在军统局里算是一个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戴以谦在在抗日战争期间,利用自己善于交际的优势,同许多日本人都建立了良好关系,也从他们口中套出了不少重要情报。

可解放战争爆发后,戴以谦依然执迷不悟,在为军统卖力。而戴以谦在这期间也杀掉了我们好多个地下党工作人员,因此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后,他度过了一段非常黑暗的悲惨时光。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军统局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毛人凤接管军统局以后把戴以谦派到了北平去当站长,可很快北平也被解放了,戴以谦没有选择逃到台湾,而是继续留在了大陆。

在大陆期间,戴以谦就像一个在逃犯人一样,每天畏畏缩缩,走路连头都不敢抬,生怕被发现,可即便如此小心翼翼还是没能逃出被抓的命运。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决定清剿出大陆内部残留的所有国民党特工,为此我党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搜查活动,戴以谦就被查了出来。

鉴于过去犯下的种种罪行,戴以谦被判了五年刑期。

在入狱期间,戴以谦的妻子抛弃了他,并带着他的孩子嫁给了别人,这对戴以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也让他本就昏暗无光的监狱生活更增添了一丝阴霾与痛苦。

戴以谦出狱之后,国家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便把他送到了养老院。

年,已经90多岁的戴以谦在家乡江西的一所养老院里,正在用录像机津津有味地看西游记。

戴以谦经常说:我现在能拥有这样的日子,真的非常的满足,政府不仅宽宏大量,不计较我之前做过的伤天害理之事,还非常人道的把我送来了养老院。

不仅如此,政府每个月还会给我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如果我生病就医,国家也会帮我报销绝大部分,还经常有志愿者过来看望我,跟我说话,因此,我的生活才并没有那么枯燥无聊。

老人真挚的笑容下尽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感激之情。

技术人员——祝仁波

前两位老人年轻的时候,在军统从事的基本都是偏文职类工作,而这位祝仁波老人则是“技术大拿”。

祝仁波之所以加入军统,是因为自己的姐夫——陈一白的引荐。陈一白是当时国内非常厉害的电信专家,在陈一白的帮助之下,祝仁波来到了陈一白所任职的浙江一所警官学校学习机电技术。

然而机电这项技术并不是容易学习的,因为它需要很强的理论知识,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用到一些英文,这对祝仁波而言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

可是为了生存,为了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他付出了比其他人多出千倍百倍的努力,正所谓勤能补拙,最后,他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成功学会了这项技术。

年,远征军在腾冲设立的电台不幸被日军炸毁,消息能否及时通过电台传递出去,是腾冲保卫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祝仁波临危受命,赶去修复电台,最终电台及时恢复正常,通讯得到了保障,腾冲保卫战也取得了胜利。

在战争期间,祝仁波邂逅了自己的美好爱情,女孩叫顾利群,是中国共产党叛徒顾顺章的女儿,但祝仁波并不知道她的身份,二人相识一段时间之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开始组织相关人员有序撤往台湾,祝仁波没有跟随国民党离开,而是选择留在了大陆,回到了老家上海。祝仁波想抛下过去的一切,在上海重新开始生活,本本分分的经营电讯生意,过普通人的日子。

可是,过往没有办法磨灭,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真实身份还是被大家所知晓了,等待着他的也将是牢狱之灾。

祝仁波的老婆顾利群不想被他所拖累,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同他离婚。祝仁波从此之后就变成了孤家寡人,被下放到农场参加劳动改造,因为会机电技术,所以之后在农场做了一名维修工人。

虽然在农场的日子有点清苦,但是不知为何,祝仁波却感觉心中多了一丝淡然和洒脱,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的隐藏身份了。

改造期结束之后,因为祝仁波的技术精湛,农场一时间还有些不舍,又把他留在了农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祝仁波去到了浙江宁海,并定居了下来,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别人修修电器。

年的一天,有一位志愿者找到了祝仁波,告诉他除了他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留在大陆的军统特工,如果有需要,可以安排他们见一面。志愿者告诉了祝仁波另外两个人的名字,祝仁波虽然有印象,可和这两个人并不是很相熟。

90多岁的祝仁波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了见面地点,见面的那一刻,三个老人不敢相信的看着彼此,心中都非常感慨。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60多年已经过去了,他们已经从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少女变成了白发苍颜的耄耋老人,彼此都没能想到,还有重逢再见的一刻。

小结

三个老人围坐在一起,谈及过去的事皆是感慨万千,三个人出于不同的原因走到了同一个军统阵营里,成为了军统的工作人员。

在军统里的他们各司其职,犯过错误,也做过贡献。后来三个人又因为不同的原因而选择留在大陆,留在大陆的他们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一些苦难,好在最后都安享晚年。

如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风光无限也好,踌躇失意也罢,都已经随风飘散,随时间淡化。

现在的他们就是普通人,像很多老年人一样,与世无争,眉眼含笑,知足常乐,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里,在党和政府的关照下安享晚年,仿佛过去所有的动荡不安,所有的苦难悲伤全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留大陆的最后3个军统特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