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三国时期,姜维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悲情人物,他早年是魏国天水郡的一名将领,在诸葛亮北伐后,不得已而投降蜀军。诸葛亮非常赏识姜维,对他也是各种提拔重用,姜维也不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
在诸葛亮,蒋琬等人相继去世后,姜维成了蜀汉的大将军,执掌兵马对曹魏开启了北伐之路。诸葛亮在位期间,一共进行了多达五次北伐。在姜维执掌蜀汉兵马的时候,他北伐的次数超过了诸葛亮,多达11次。
姜维的多次北伐,并没有给蜀汉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还被扣上了“穷兵黩武”的帽子。因为蜀汉所面临的局面,姜维知道如果不主动北伐,等待蜀汉的必定的覆没,他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立志“兴复汉室”,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姜维一计害三贤
公元年,当时已经控制曹魏兵马大权的司马昭开始了他的伐蜀之路,他派遣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大军进攻蜀国。原本蜀国可以凭借地势优势,对魏军进行层层阻击,等到魏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迷的时候会撤军。
然而,随着邓艾率领一支偏师偷渡阴平,让远在剑阁抵挡钟会大军的姜维无法首尾相顾。再加上刘禅的软弱无能,使得在邓艾的攻击下,刘禅竟然开城投降。刘禅投降后,在邓艾的授意下,让姜维向邓艾军投降。
此时的姜维虽然感到无力,但很快就想出了一条计策,他打算利用钟会来帮助蜀汉复国。姜维大军并没有遵照刘禅的旨意向邓艾军投降,而是向被自己挡在剑阁外的钟会投降了。
与钟会接触后,姜维看出钟会此人有异心,这恰好被姜维利用了。姜维先是提醒钟会功高震主,让他学习范蠡,并提醒他文种,韩信的下场。钟会表示自己贪恋权位,但也不会像文种,韩信那样任人宰割。
最终,在姜维的怂恿下,钟会计划在蜀中自立为王,当第二个刘备。姜维怎么可能助钟会在成都称王,他的计划比钟会更“毒”,先是利用钟会将魏国的将军全部杀死,然后自己想办法杀死钟会,最终达到“还复蜀祚”的目的。
别看这小小的一计,姜维这个计划不仅害死了钟会和邓艾两位灭蜀功臣,自己也因为计划失败被魏军所杀。
钟会如果想在成都自立,首先要除掉他的对手邓艾,钟会先是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让钟会将邓艾父子押往洛阳,在半道上邓艾父子被杀。除掉邓艾父子后,听闻司马昭亲自领兵来到长安,为避免夜长梦多,钟会准备造反。
不料,钟会造反遭到了魏军将领们的一致反对,姜维力劝钟会将所有魏军将领坑杀,以免出现变故。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钟会犹豫了,以至于后来有人通风报信,将钟会造反的消息传遍了军营。
胡烈的一条谣言更是让钟会死无葬身之地,他在军中造谣说钟会已经挖好了一个个大坑,打算将不服从自己的将领全部坑杀。最终钟会反叛的事情提前泄密,魏军众多将领非常愤怒,不仅杀死了钟会,也没有放过姜维。
姜维被杀后,魏军还不解恨,将姜维剖腹取胆。传言姜维的胆如斗大,是否是真的不得而知了。
魏军为何如此残忍对待姜维
按理来说,姜维算半个魏国人,在诸葛亮北伐前,姜维一直生活在魏国控制下的地盘,只不过后来因形势所迫,归顺了蜀汉,被诸葛亮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姜维“还复蜀祚”的计划失败后,魏军对他进行了疯狂报复,魏军为何如此仇视他?
这一切其实并不能怪魏军,姜维差点把众多魏军将士害死了。如果站在魏国军人的角度上考虑,姜维的死的确是罪有应得了。
首先,姜维虽然曾经的魏国人,但在他执掌蜀汉军权后,相继对魏国发动了十一次北伐,给魏国军民带来了严重的伤亡,这笔债自然要算到姜维的头上来了。其实光这一点还好,毕竟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姜维虽然曾经的魏国人,但他也是蜀国军队的统帅,自然为蜀国效力。
如果光这一件事来讲,魏军恐怕也不会如此残忍对待姜维了,造成姜维下场悲惨的主要原因还是他直接参与谋划了钟会的叛变。正是因为在姜维的各种怂恿,谋划下,钟会被他引入了一条不归路。
钟会造反,他手下的将军和士兵也会跟着倒霉的,因为在三国时期,将士在外造反是会影响在家中的妻子儿女,钟会如果造反了,他手下的将士在魏国的妻女都要遭殃,这种现象魏军自然不愿看见。
更有甚者,姜维还让钟会杀掉牙门骑督以上官职的将领,魏军将领得知后,心中的无限怒火没地方撒,最终只能拿姜维开刀了,杀死姜维解了魏军众将士的心头之恨。
结语
姜维对蜀汉的忠诚的,他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统帅,作为对手的邓艾也高度评价了姜维:“姜维,雄儿也。然而,蜀汉的天数如此,姜维想凭借自己的一条计策“还复蜀祚”,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希望非常渺茫。
姜维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是蜀汉的最后一位忠臣。然而一计害三贤,虽然将对手邓艾钟会除掉了,但姜维自己下场也十分凄惨,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