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淮安美食家乡味道一
TUhjnbcbe - 2021/1/1 4:16:00

冬日,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妈妈亲手下的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美食的芬芳、味蕾的绽放、家乡的味道。我们记录下美食的样子,也记录下一段回忆、一个故事、一份情怀。分享美食,分享心情,让淮安美食和淮安记忆充盈舌尖与心间。

淮味人间

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一座在水间穿行的城市,氤氲蒸腾中是一幅人间的抒情长卷,在秋雨敲打青石板的脆响里,展现了千年的饮食魅力。

每个淮安人童年的记忆中,都有几件关于美食,关于吃的旧事。也许是在一片瓦房巷里的尽头,总有一家不到日出便支起的铺子,在深秋的寒风吹彻中,引起了炉子,支起了锅,熬起滚滚的辣汤,炸起酥脆的油条。冒着风,在小小的铺子里找个位置坐下,也并不必多有言语,只需高高地招呼一声:“老板,来碗辣汤,两根油条。”一碗热腾腾的,混合了面筋粉丝海带丝,内容丰富的辣汤便端了上来,你必可以从桌边的调料中找出一小盒辣油,小勺轻动点出一两滴,便仿佛完美了起来。倘若是烈烈寒冬,却又不必喝着碗辣汤,而是讨要一碗牛肉汤,一定配上煎的金*酥脆的牛肉包子,在浓浓的胡椒味中,被热气遮住了双眼的人,蓦地从小腹升起暖气,发出餍足的声音,抵御一整天的寒冷。

然而,这悠悠淮味之中,不仅有那北方粗犷模样,还沾染了江南烟雨的婉转柔和与小巧灵动。“味盖三城,驰名京都”的文楼蟹*汤包,皮面筱薄,包内馅心以肉皮、鸡丁、肉块、蟹*、虾米、竹笋、香料、绍兴酒等十二种配料合而成之。入笼而蒸,出笼汤包中的馅心成液体,用手撮入碟内,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后,食用时以嘴开口,再吸入汤汁,汤鲜美可口。在这“轻轻提,慢慢移,先喝汤,再吃皮”之中,淮安人把汤包吃出了仪式感,吃出了精工细琢的灵巧。

把*鳝称为长鱼,恐怕只有淮安人是这样做的。在这座亦南亦北的小城中,人们对*鳝的痴迷到了极点。无论是软兜长鱼的鲜嫩肥美,还是煨脐门的纯软酥烂,抑或是大烧马鞍桥的酥香汁稠,号称可以做道的长鱼席,永远的刻在了这方水土的基因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么早上请他去吃一碗货真价实的长鱼面,要么摆下宴席,把纯是黑背的,刚刚端上还滚动着油花,煲在砂锅中的长鱼的第一筷,让给朋友。这边是淮安人在饮食上对待朋友最热情的礼遇了。

倘或坐的乏了,便走进悠悠巷里,拈一块芳香扑鼻的烫手的板栗酥,吃一口软糯香甜的糯米糕,在毛蛋活珠略带咸鲜的吆喝声中,吃上一碗淮安豆腐脑,来一盒臭中带香的脆皮臭干,是配着茶的茶馓,炸的酥香的掌中宝,繁复琳琅的小吃,总能吃出不一样的淮味,有一种包容天下的气势。

当然,不必一定在酒楼菜馆里,家家户户的日常风味皆是淮味。是简简单单的水煮河虾,是普普通通的清蒸季花鱼,是鲜的吞舌的平桥豆腐,是藕夹茄盒,家常小炒,淮饺三吃,是出人意料的,河边普普通通的水草蒲菜,撒上了虾米,炖起了豆腐……飘洒在人间的淮味,早已镌刻在生存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心里口头。这是再也忘不了的味道,是生来的印记,人生的标记。

文字

陈昊涵

淮安美食

长鱼飘香(乡)

从小我就爱吃母亲做的长鱼软兜。木筷子挑起三两根长鱼丝,乌光烁亮,放入口中,便觉肉质软嫩非常,清鲜爽口。每每溜进厨房,看长鱼丝入大锅滚油翻炒,淋上汤汁,最后都一溜烟进了我的肚子,那味道实在令人咋舌。至今思之,只能如张岱所说:“酒足饭饱,惭愧惭愧!”

现在出门在外求学,难再尝到母亲的手艺。于是经常约着三五好友,逮到周末闲暇之时,走街串巷,寻找好吃的饭馆子,试图从一两道菜中找到母亲的味道,寻到家乡的味道。某日偶然间走进一家长鱼面馆,被其中的香味所吸引。那长鱼汤的香味从后厨房缓缓飘来,丝丝绕绕缠在鼻尖,久久不散。我贪婪地嗅着,闭上眼好似回到了家乡,回到了记忆中的小厨房,只要坐下,母亲马上就会端着长鱼,冲我笑吟吟地走来。

直到同伴轻声问了句:“就在这家店吃了吗?”我才如梦初醒。“就这家啦!”我立马将背包放下,点了一份招牌长鱼面。因为还未到高峰时刻,所以店内客人不多,老板娘便和我聊起天来。她告诉我长鱼软兜也是淮安的名菜,清人徐珂就在其《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过:“淮安多名庖,治鳝尤有名。且能以全席之肴,皆以鳝鱼为之,多着可数十品。盘也,碗也,碟也,所盛皆鳝也。而味各不同,谓之全鳝席,号称一百有八品者”。历史上也记载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左宗棠视察云梯关淮河水患的时候,就驻扎在淮安府,淮安知府特地从车桥请厨师做了一道长鱼软兜供左大人品尝。后来在左宗棠的推荐下,长鱼软兜作为淮安府的贡品之一进京恭贺慈禧七十大寿。

趁着和老板娘闲聊的功夫,我暗暗比较着老板娘和母亲做长鱼面手法的异同。我惊奇地发现,除了老板娘的手法更加娴熟之外,其流程与母亲如出一辙!这让我更加对这位老板娘心生亲近之意。她先往锅中放水烧开,再加入盐、醋、葱、姜。随后将鳝鱼倒人,至张口,略焖片刻,使其软嫩。然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再用刀划开。接着将划好的鳝鱼从中间适当断开,洗净。再放进沸水烫透,捞出沥去水份。处理好了鳝鱼,就开始将炒锅烧热,放猪油少许,约至七、八成热,放入早就备好的蒜泥,略炸,再将鳝鱼倒人,颠锅煽炒,加老抽、些许糖、料酒、湿淀粉匀*。又放入韭菜*颠匀起锅装盘,撒上胡椒粉,淋上麻油,这样一份完美的浇头就完工啦。

老板娘告诉我,做长鱼面关键是做长鱼浇头。通常是用去骨后的长鱼,佐以一些辣椒丝、蒜*、洋葱、豆芽等配菜,热油煸炒,淋以麻油出锅,鲜香入味,色香味俱全。她们家做长鱼面很有讲究,长鱼必须当天现氽现划(剔骨)。因为不管是淮扬名菜软兜长鱼还是小吃长鱼面,如果长鱼又腥又硬,没有鲜美、滑爽的味道,那一定是前一天没用完长鱼放在冰箱保存过的,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吃。为了保证给客人鲜美的口感,她们家自开店以来,一直都保持着当天剔骨的习惯。

不一会,边上的面也煮好了,加上高汤,淋上浇头,怎一个“香”字了得!执起筷子,握住汤匙,一口热腾腾的长鱼面,一匙鲜香的高汤,长鱼飘香,长鱼飘乡。

文字

朱茜瑜

月是故乡明,淮“食”故乡忆

鼓钟锵锵,淮水汤汤;总理精神,余温依常,这是这个城市的写照。作为一个吃货的我,怀着对淮扬菜的向往,也怀着一份踏寻历史印记的好奇,离家千里,翻山越岭,来到了这里——淮安。

初到淮安,我和家人选择去了河下古镇,因为暑期才去过云南旅游,酒吧、溪流与小物品商贩,古镇统一的商业化模式已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古镇的审美疲劳,所以希望这次的河下之旅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惊喜。

乍见古城小巷之一隅,平房紧贴,砖瓦层叠;斑驳光影下,映照的是岁月在房门上流逝的痕迹。老人谈论往事的那似水般的柔情,紧锁着门在房内打麻将呯呯砰砰的声音,在古镇盘旋、回荡。河下是一个温柔的歇脚处,这一切平淡得并不会予人若见惊鸿之叹,但也正因这一切未被商业的平淡,引得我滞停,因为我爱的便是这份祥和安宁的市井生活气息、闹市里内敛的淮安旧梦。

鲜有机会,我能有机会与父母一起漫步,漫步在青石板堆砌的古镇小道间,是惬意,亦是欢喜。我们走着谈着,看着沿途的一房一宇,不久,胃便有了反应,开始抗拒,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我想我应该善待它了。

我其实来自四川成都——被称为美食的天堂,亦是川菜的发源地。川菜在普识中与辣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也正因如此,大家会觉得我食辣喜辣,火锅、麻辣串串才是我正餐的缩影。但并非如此,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其实受成长的家庭所带来的影响更大些许。由于我父亲不食辣,所以我们家的口味与大多数四川人的家庭不太一样,我们的口味清淡偏甜、爱精致的小餐而非“团队大聚餐”。饮食淡如水、精且细的原则,氤氲着我,孕育着我。粤菜与淮扬菜虽同般精致,登上国宴,但相比崇尚海鲜的粤菜,性寒;我更喜主张河鲜与湖鲜的淮扬菜,性暖。

所以,我来到了这里,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淮安

我们沿着小巷漫步,找寻,找寻着有关淮扬菜的印记。我们带着疲惫的胃继续步行,这一次,只为美食所滞停。

街上处处是商贩在熟练地卷着茶撒,或是正准备往大油锅里放进肉圆和萝卜饼油炸。当然,平桥豆腐也随处可见。这些东西,我在四川有的见过,只是叫法不同;有的没有见过,甚至连名字也未曾听说。

肉圆,我乍眼一看,与四川的肉丸子不尽相似。独在异乡为异客,时常迷离,看什么似乎都想与家乡产生联系,只有这样才让自己在异乡流浪时不那么苍白无力。所以此刻,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外婆手工做的肉丸子,和着几片青菜煮汤的画面。但如今,简单的一道菜却是我长久也尝不到的思念。肉圆的外表虽与丸子神似,但两者做法却相差甚大。肉圆是由人用木棍或者刀背不断碾压,反复,分离,成型;丸子却是将肉用刀尖剁成细碎,再由人手揉搓成圆形。所以前者爽口弹牙,肉质细腻,是咀嚼一口想要再尝试的美味食品;后者虽肉质松软粗糙,我留有的却是一份故乡的记忆。

我询问着店主肉圆应该怎样做成菜品,因为我看到的肉圆都是已经油炸后的成品,油腻,肥厚,与我印象中淮扬菜清淡的特点格格不入。店主抿嘴笑了笑,她告诉我,如果我想要品尝到正宗的淮扬菜,那就继续往前走,看到“文楼”的牌匾进去便是。

“文楼”,听说已是上一代人的美食记忆,我们也早有听说文楼汤包也是淮安的一大特色美食。蠢蠢欲动的心,馋腻的胃,我已经按耐不住我对美食的向往。

我和父母顺着店主的指的方向,剑步如云般前行。不一会儿,我们见红色灯笼高高挂起,向外伸出的旗帜上写着“文楼”的字样,这,便到了。我们踏进文楼,干净整洁的建筑特色,与整个古镇差异甚大,可见它被保护维建的甚好,我想原因大抵是它已经成为了著名的美食打卡地,给游客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是一个城市旅游业的重要奋斗目标。

我见许多人来这里是为了品尝汤包,可我并不是,我仍对肉圆充满兴趣。我翻看了菜谱,有关的肉圆只有“蒲菜肉圆”,我并不知道蒲菜是什么,或许是什么青色的菜吧?但为了品尝到有关肉圆的正宗的淮扬菜,我毫不犹豫地点了它。其余的菜品就由父母自由发挥了。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的蒲菜肉圆来了。其没有艳丽的色彩,只是单纯蒲菜与肉圆熬煮炖汤,所以汤色清淡明亮,这已有了一些淮扬菜的特色。这里的肉圆与外面商贩卖的确是不一样,这里一个肉圆的大小与狮子头的大小不相上下。我看着上面悬浮的蒲菜,愣了好久,不是青菜,反倒是与葱神似。

我开动了筷子,想要夹一个肉圆细细品尝。但,却怎么也夹不起,没想到它已经细滑到如此地步,总是从筷缝间溜走。后来终于用一个大勺将它盛了起来,顺带也混进了几颗蒲菜,投入我的碗里。我想要用小勺子把一个肉圆分成两半,毕竟一颗真的太大了,但又不尽人意,它又一次溜走了。我老老实实地吞下一整颗肉圆。瞬时,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炸,像是在放烟花,放爆竹,爆的是汁,留下的是有弹性的肉。这一刻,我的胃得到了满足。我又尝了蒲菜,没想到这个看似葱的水生菜,原来口感跟鲜笋一样,滑嫩,新鲜,回口留香!

随后父母点的菜也上来了,但那些已经不再能勾住我的味蕾了,我的味蕾已经完全被肉圆征服。但不知为何,我吃着肉圆,心里渐生感伤。肉圆,丸子,离家千里,我似乎好久没有吃外婆做的丸子了,也不知下一次吃,又会是何时了......

不觉,夜幕已降临。抬眸瞬息,圆月已当空。唇齿间残留的味道,把我的思绪带回故乡......

月最是故乡明,伴着蒲菜肉圆鲜香的回味,淮“食”已成故乡忆,或已成为了我另一个故乡。

文字

蒋逸萱

图片

网络

策划

管婷婷

编辑

宋婷婷

1
查看完整版本: 淮安美食家乡味道一